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352章 大鱼虽好,却非谁人皆可提之!(2/3)

势如虹,坐拥数处封地。”

    “但长安君可曾考虑过未来?”

    “依我大秦律法,待到长安君薨,所有封地和食邑都会交还大秦。”

    “长安君子嗣所得爵位也会降等。”

    “长安君在秦国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飘虚之物,会随着长安君薨而被尽数消散。”

    “但若长安君在楚国得了封地和食邑,却可以如数传给后人。”

    “长安君难道不为自己的子嗣考虑考虑吗?”

    说着说着,熊启的鱼竿再次颤抖。

    这一次,熊启连看都没看一眼河面。

    循着前几次养成的动作抬竿、起鱼、取鱼、挂饵、抛竿,双眼始终看着嬴成蟜。

    嬴成蟜攥着鱼竿的手微微攥紧。

    他都没遛鱼!

    他凭什么能钓到鱼啊!

    嬴成蟜的声音肃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

    “身为本君的儿孙,他们天然就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本君的封地固然会被夺,但本君的老友和威名却会被他们所用。”

    “若本君的儿孙有能力,他们自然可以荣登高位。”

    “若本君的儿孙没有能力,那让他们得享高位反倒是害了他们。”

    熊启诧异的看向嬴成蟜:“长安君怎能有如此想法?”

    “若儿孙不争气,那就多诞下一些子嗣便是。”

    “总不能数十个儿孙却无一人争气!”

    “长安君该在意的乃是家族传承和香火祭祀,而非是儿孙是否争气啊!”

    嬴成蟜反问:“魏安釐王子嗣众多,而今可有能承其大统者?”

    熊启哑然。

    伱这不是抬杠呢吗!

    嬴成蟜坚决的说:“昌平君无须再劝,本君毫无往楚之心!”

    熊启轻声一叹:“乃外从父未曾想到,长安君竟对大秦感情深厚如斯!”

    熊启是真希望嬴成蟜能去楚国。

    廉颇、吴起等人入楚都会受到楚国本地贵族的打击。

    但嬴成蟜不会。

    他大秦公子的身份足以让他被楚国贵族们认成自己人。

    嬴成蟜曾大败项燕的战绩又让他能力压项燕一头。

    公子负刍会因项燕的功劳而信任项燕,但却必然会因嬴成蟜的战绩而重用嬴成蟜。

    再加上嬴成蟜本身的能力与性格,嬴成蟜很容易在楚国站稳脚跟、手握军权。

    如此一来,待到熊启入楚时,二人就可以形成同盟。

    一人手握军权、一人身负大义,熊启篡位的过程将比公子负刍更轻松!

    只可惜,嬴成蟜他不听劝啊!

    熊启只能下调了目标:“吾听闻,新任安陵县令典生与长安君私交甚笃?”

    嬴成蟜略略颔首:“典县令乃是臂助本君研究缝合之术的功臣。”

    “昌平君若要见此人大可直接投帖。”

    “此人虽为安陵县令,现下却尚未赴任,仍在咸阳城内交接公务。”

    典生乃是吕不韦的臣属。

    吕不韦离朝之后曾令典生等人来寻嬴成蟜投靠。

    但彼时的典生并未听从。

    直至嬴成蟜千里驰援吕不韦,典生才终于投上拜帖,愿意追随嬴成蟜。

    熊启笑道:“吾确有一事要劳烦典县令。”

    “楚地有一大才,名为熊犀。”

    “吾欲举荐此人为安陵县令,不知可否请典县令行个方便?”

    “当然,吾亦不会亏待了典县令。”

    “栎阳是个好去处,吾亦会上谏请典县令就任栎阳县令。”

    嬴成蟜沉吟片刻后看向熊启:“若本君没记错的话,早在灭魏之战后,王兄就驳回了昌平君此谏。”

    熊启温声道:“时移世易!”

    嬴成蟜轻声一叹:“昌平君有意赴楚?”

    熊启的野心已经要溢出来了,连嬴成蟜都能看出端倪。

    因为熊启不怕旁人知道他的野心。

    在他国危难、正统飘摇之际,很多国家都会派出他国在本国的质子或公子,令其回国夺位。

    燕昭王、齐桓公、晋怀公等人的王位都是这么来的。

    如果熊启真能抢了公子负刍的王位,对于秦国而言也有好处。

    所以熊启坦然的说:“吾自当遵从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