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610章 十八道金牌召项燕!楚王启他卖国求荣啊!(2/3)

>    “虽然吴越地原属吴国、越国,但今日,吴越地却是我大楚的根本。”

    “如何能不算楚地?”

    项燕沉声道:“我大楚原本地处天下西南,雄踞丹阳周边的楚地。”

    “那丹阳才是我大楚最该争取的祖地!”

    “只是我大楚现下困顿,方才被困于地处东南的吴越地。”

    “然,既然诸位袍泽会以为吴越地是我大楚根本、意欲死守,又为何不能认为鲁地是我大楚根本?”

    屈桓心中升腾起一个可怕的念头,不敢置信的发问:“上柱国的意思是说……”

    项燕加重声音道:“既然秦齐联军意欲夺吴越地,那我大楚就与秦齐二国换换家!”

    “鲁地地势平坦、良田众多、开垦已久,乡里之间更是多青壮,实乃膏腴之地。”

    “若能以吴越地换鲁地,则我大楚即便疆域不增,国力却也可暴涨!”

    “于我大楚而言,有利无害!”

    面对项燕的话语,众将无言以对,心中甚至升腾起了几分冲动。

    吴越地是什么好地方吗?

    在魏晋以后,吴越地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地盘。

    但在战国末期,吴越地却只是荒凉而贫瘠的边陲之地而已!

    反观鲁地?

    商朝时期,奄国便于此繁衍生息、开垦土地。

    周武王灭奄国后,周公旦之子伯禽于此建立鲁国,精心耕作。

    时至今日,鲁地早已经过了千余年的整治,乃是上佳的膏腴之地。

    若是用吴越地换鲁地,楚国绝对不亏!

    屈桓无法反驳项燕,心中的认知却依旧驱动屈桓摇头:“我大楚终究于吴越地深耕许久。”

    “如何能轻舍之?”

    项燕驳斥道:“我大楚于吴越地深耕许久,秦国于秦地耕耘更久。”

    “然,去岁秦国危难之际,秦王却果断命令都城子民迁向西南,并做好了游往楚地的准备。”

    “秦王都能不吝秦地以求胜,我大楚为何不能舍吴越地而壮大?!”

    项燕原本也和屈桓一样,始终将楚国现有的疆域视作根本,不敢轻动。

    但去年嬴政决绝的操作却惊醒了项燕。

    老家若是有可能守不住了,除却死守之外还有一种破局之策。

    换家!

    换个更好的家!

    顿了顿,项燕的声音转而温和:“不过本将虽然做出了对换疆域的心理准备,但这却只是最坏的结果。”

    “阖闾城,极坚也!”

    “大王麾下更有五万兵马戍守阖闾城,便是五十万大军也需要一段时间方才能攻的下。”

    “今秦长安君领兵二十万攻阖闾城,本将以为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才能破城。”

    “而这半年时间足够我军拖垮齐军的士气、坐视齐军乱象丛生,从而一击破敌!”

    “待我军攻破秦上将军翦所部后,自可挥师南下,再歼秦长安君所部,夺回吴越地!”

    项燕长身而起,火热的目光看向每一名将领:“经此一战,我大楚便可摆脱疲敝之困!”

    “而在座诸位不止能成为我大楚的功臣,更能得享大片膏腴食邑!”

    不少将领彻底心动了!

    只要能换家成功,楚国就是赚的。

    如果在夺下鲁地之后还能保住吴越地,那楚国绝对大赚特赚!

    屈桓却是豁然扭头,怒视项燕:“上柱国此举,乃是以大王做饵!”

    “上柱国拒不回援、坐视秦长安君率大军南下,是不是早就有了以大王和阖闾城消耗、牵扯秦军的想法?”

    “此可是人臣之道乎?”

    楚国确实经常换楚王。

    楚国权贵对楚王也确实没什么尊重。

    但楚国的君臣游戏自有规则在。

    项燕此举,太坏规矩了!

    项燕坦然道:“大王惯爱垂钓,想来大王也能明白本将心意。”

    “若此战能胜,则大王也能开疆扩土、竟不世之功,无愧先祖!”

    屈桓上前一步,沉声迫问:“上柱国可曾想过,秦长安君绝非寻常将领。”

    “阖闾城或许能挡得住其他将领半年之久,但在秦长安君的兵锋之下却或许只需数月便会告破!”

    “若是阖闾城破、大王战死,又该如何!”

    项燕平静的说:“那便是祝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