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960章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秽土转生吧大赵!(2/3)

又是一个包藏陷阱的问题!

    李泊的后背渗出了一层薄汗,声音磕绊的开口:“末将,不知!”

    嬴成蟜又问出了第三个问题:“本将以为代王几无可能害代武安君。”

    “但若是代王果真欲害代武安君,李都尉以为代武安君究竟是要甘心死于代王剑下,还是转投我大秦再为封君?”

    这一次,李泊毫不犹豫道:“自是投秦!”

    大王都要杀人了,不跑留着等车裂吗?

    昔赵王欲害廉颇,廉颇突围奔逃,天下人谁会说廉颇一句不忠?天下人只会说赵王有眼无珠!

    嬴成蟜笑而颔首:“现在,李都尉明白了吗?”

    “本将以为过往的人生和内心的固执如一坛美酒般困住了代武安君的头脑,令得代武安君麻木、迷醉的沿着现有的道路走下去,而不愿去思考他是否真的应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更不去思考这条道路的前方究竟是一片坦途还是一处菜市口。”

    “本将今日所言非是欲害代武安君,以代武安君之于代国的重要性,本将今日所言也害不了代武安君。”

    “本将只是递给了代武安君一碗醒酒汤,希望能以这番逆耳之言唤醒代武安君,让代武安君好生思虑他究竟是承了谁的恩情,应当忠于谁人,又应该为谁而战。”

    嬴成蟜诚恳的说:“本将真心邀代武安君为我大秦之将!”

    “若是代武安君不愿归秦,本将也希望代武安君至少能保持清醒和独立的思考。”

    “而不是错把赵王对他的恩义报偿于一名被赵王废了太子之位的逆臣身上,被这逆臣吃干抹净榨干骨油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如代武安君这般义士,不该落得这般下场啊!”

    李泊闻言,如遭雷击!

    李牧应该忠于代王嘉吗?

    曾经的李牧、李泊等所有人都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代王嘉只是废太子而已,他的王位没有得到哪怕任何一位赵王的认可!

    过往赵王对于李牧的恩情,真的可以加于代王嘉之身吗?

    不知过了多久,李泊才脚步虚浮的走出军帐,抬头看着满天繁星喃喃自问:

    “家父究竟在为何而战,又当为何而战!”

    遥望李泊的背影,嬴成蟜嘴角含笑,压低声音发问:“今日醒酒汤是谁做的?”

    卦夫低声回答:“是彭程所烹。”

    嬴成蟜从发麻的牙缝里挤出声音:“以后不准他靠近灶火。”

    “酸死本将了!”

    ——

    李泊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第一时间将嬴成蟜的话语和自己心里的疑惑原原本本的书信李牧,希望李牧能像过往每一次那般帮他答疑解惑。

    但这一次,李牧要让李泊失望了。

    因为此刻李牧心头的震撼、纠结和迷茫比之李泊更甚!

    “你说什么?!”

    李牧不敢置信的起身,阔步走向赵姜发问:“燕国礼送赵王归代?!”

    赵姜摇了摇头,满心震撼、语速磕绊的说:“燕国非是礼送赵王归代。”

    “而是礼送赵王归赵!”

    李牧失声喝问:“给本将说清楚!”

    “哪来的赵国?”

    “我大代就是赵国!”

    “我大代所承,就是赵国社稷!”

    赵姜心里一慌,结结巴巴的连声道:“末将未曾妄言!”

    “此次三国于咸阳合谈,相邦提议由我大代全取令支塞以西的全数疆域,坚决坚持我大代必取渔阳郡,否则不吝再战!”

    李牧闻言认同点头。

    对于毛遂的坚持,李牧完全理解并鼎力支持。

    毕竟代王嘉转攻燕国的目的就是通过夺取别国粮草、疆域和青壮去解决地龙翻身于代对代国造成的损失。

    所以此战结束之后,代国至少也要全取渔阳郡,否则代国坚持不到秋收就得亡国!

    与其坐等亡国,倒不如殊死一搏。

    赵姜继续说道:“燕相恪却以为,若我大代全取令支塞以西,则燕、秦之间便无疆域接壤。”

    “一旦我大代意欲攻燕,燕国可能等不到秦国救援便将亡国,是故坚决不愿。”

    李牧不禁嗤声道:“懦弱鼠辈!”

    将社稷存亡寄托于别国身上,何其懦弱之举!

    赵姜苦声道:“然!秦国答应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