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声望极高,若是能由长安君主导故齐归附,故齐万民必定更愿心向大秦,能尽早为我大秦所用。”
“只是,此事终究还是要长安君应允才是啊!”
说着说着,魏缭心头不禁暗骂:齐国怎么就不能先和我大秦打两场硬仗再亡呢!
这直接让故齐地成了比故韩、故楚、故赵更烫手的山芋。
而在官吏稀缺的当下,这块山芋比之昔日故楚更加烫手!
万幸,大秦还有一记撒手锏。
遇事不决,放成蟜!
诚然,即便把嬴成蟜扔去故齐地,故齐地依旧有可能生乱,但那咋啦? 正好杀一批!让天下人看看何为血流成河!
诚然,嬴成蟜久居关外有可能会无令而动,在大秦朝中根本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又把别人家给拆了,但那咋啦?
反正我大秦君臣已经睡不着了,代、燕、赵三国君臣凭什么能睡着!
唯有吕不韦面色冷肃的说:“本相依旧以为此策不妥。”
“且本相以为,长安君不会同意此策!”
把嬴成蟜关在关中地,嬴成蟜每隔一年半载都能给大秦一个巨大的惊喜(吓)。
你们竟然敢把嬴成蟜外放故齐之地足足两年?
你们是真的疯了!
魏缭有心与吕不韦争辩,李斯却抢先开口:“大王、长安君至!”
紧随李斯之后,宦官们昂然的呼声压下了满院嘈杂。
“大王至!”
所有臣子将士尽数停住话头、放下酒爵,面向麒麟殿的方向拱手高呼:
“臣等,拜见大王!”
迎着万众欢呼,嬴政龙行虎步、精神抖擞的迈出麒麟殿,向着阶梯尽头走来。
而在嬴政身侧,解下重甲、换上冕服的嬴成蟜与嬴政并肩同行,脸上已无冷肃的杀意,反倒是有一丝丝的……委屈?
吕不韦、魏缭等一众臣子见状交换着眼神,心中迅速思考嬴政与嬴成蟜商议的结果,更担忧嬴成蟜是否是因他们此谏而觉得受了苛待、心生怨怼!
嬴政没给群臣多想的机会,落座于阶梯顶端的案几后,朗声开口:“诸位爱卿无须多礼。”
“坐!”
一众宦官再度高呼:“坐!”
待到群臣落座,嬴政沉声开口:“此战,我大秦出兵九十万,敌军发兵一百二十万!足足二百一十万余儿郎奋战于沙场!”
“此战,乃是我大秦立国至今最为恢弘的一战,亦是纵观古今皆罕有之大战!”
“此战胜,则我大秦前途再无险阻,竟大业之路皆顺遂!”
“此战败,则我大秦群臣众将呕心沥血方才所竟之功将刹那间灰飞烟灭,我大秦轻则退守函谷关,重则社稷不存!”
嬴政目光环视群臣众将,声音清晰有力的说:“赖群臣竭力、将士死战,我大秦不只大胜,更扬我大秦国威,慑齐国归降,迫代、燕请和。”
“此战之功,皆在群臣!皆在众将!”
“为我大秦群臣贺!”
“为我大秦锐士贺!”
嬴政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最终长身而起,高举酒爵。
群臣众将心头热血沸腾,不自觉的随嬴政一同起身,齐声高呼:
“为大秦贺!”
满饮爵中酒,嬴政右手下压:“坐!”
群臣众将皆落座,嬴政却没有坐下,而是温声道:“此战之胜,令得寡人心头大喜。”
“然最令寡人心生快意之事,却是我大秦又涌现出了诸多英杰,更有贤才主动投我大秦!”
“兰陵高双何在?”
躲在角落里的高双怔然,怀着几分羡慕的环顾左右,想看看究竟是哪位与他同名同姓的乡党竟能得秦王召见。
然而相隔十余丈外的英布却已对高双笑着招呼:“高连长,速速上前啊!”
高双下意识的就想避开英布的目光。
事实上,高双之所以躲在角落里,也正是想避开英布这名昔日的麾下小卒、今日的高层领导。
但听得英布这话,高双却是一怔,不敢置信的手指自己问道:“吾?上前?”
“英二五百主切不可以此等大事为戏尔!”
英布小跑到高双身侧,用力推了高双一把,低声笑道:“高连长放心!”
“定是长安君向大王说起了高连长的英武,方才引得大王召见高连长。”
“昔年英某初入大秦之际,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