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第九十八章 海外可是好地方(1/2)

    朱由检找着内阁大臣进行商量,也只是商量而已,他可没有打算真让大臣们参与到这一件事情之中,这毕竟是他老朱家的事情,让大臣参与可不好。

    他只需要告诉内阁大臣有这一件事情,得到他们不反对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

    他自然得自己作了。

    在后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地摊史学界流传着朱由检废除东厂、锦衣卫的谣言,或者东厂、锦衣卫在崇祯时期不起作用,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朱由检即位之后的确将各地镇守太监撤回,但这不是什么朝里众正盈朝,谁都知道,崇祯撤回镇守太监是天启七年的十一月初五日,这时候哪来的什么众正盈朝,从内阁大学士到六部尚书,大多还是熹宗没死前的那套人,东厂甚至还是魏忠贤的死党王体乾所掌,田尔耕刚被罢免.

    朱由检罢免镇守内臣,宏观上符合皇权运作的逻辑,即撤回魏忠贤以及先帝所委派之人,这不仅仅限于在外之宦官,在内也是如此。

    事实上在崇祯时期厂卫依旧还存在,依旧还受着朱由检的控制,而这也是朱由检唯一能够动用的力量了。

    即位之初,因为宣大被寇,朱由检就派东厂旗尉往其地侦探。

    锦衣卫更是作为拿下魏忠贤的关键。

    在如今还只是崇祯二年初的如今,崇祯手下的这一份力量可丝毫不弱。

    书房之中。

    等待着众人退下。

    很快一道巍峨的男子的身影就是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陛下!”

    吴孟明见到朱由检,直接就是单膝下跪,进行了见礼。

    “不必多礼,这一次朕叫你过来,是有一件事让你去办!”

    朱由检挥了挥手。

    随即一名小太监就将一份奏本递给了吴孟明。

    “这是?”

    吴孟明有些疑惑,下意识的接过了奏本打开。

    而只是看了一眼,吴孟明瞳孔不由收缩了一下,目光瞬间看向了朱由检。

    “陛下!”

    下意识的开口,吴孟明神情带着震动的开口。

    “不要多问。”

    “按照这奏本之上的事情行事,朕需要三个月其上内容通传天下,可否做到。”

    朱由检平静的开口,没有解释,也没有说明,只是简单的话语。

    “诺!”

    吴孟明虽然震动,可这一刻却并没有丝毫迟疑,身影直接应声了下去。

    “下去,立即去办!”

    “不得有闪失!”

    朱由检挥了挥手,对于自己这一位锦衣卫指史的能力他还是很信任的。

    吴孟明则是躬身退了下去。

    “先生之法,不知是否真的有效!”

    轻语的声音开口,崇祯轻喃,哪怕是他也没有觉得把握,江晨的方法看起来极为完美,可藩王是什么样子,朱由检可比任何人都清楚。

    初代藩王可能有胆,可两百年的时光诸位都养废了,真的会有胆量出去打天下?

    可他的确没有选择了。

    江晨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得大量钱财的机会了。

    思绪流转,朱由检带着忐忑与期待之中开始等待了起来。

    而时间也在这缓慢之中缓缓流逝。

    转眼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不知道何时一份消息犹如旋风般席卷了整个京城上下,并且开始在整个大明藩王比较多的地方出现。

    消息最开始只是一些谣传。

    内容也很简单。

    就是描绘海外之富裕。

    比如大明之丝绸,茶叶抵达海外那就是价比黄金。

    随后就是粮食,比如南洋的粮食多的几乎发臭了,而当地的百姓又不会种植,只需要将种子撒在地上,来年就能够亩产五六百斤,而且一年还三熟。

    名为美洲的新大陆之上,更是有着亩产千斤之粮食。

    紧接着又是,南洋之地的国家实力有多弱小,弗朗吉人,红夷番子往往几个人就可以在南洋,美洲灭国无数。

    甚至已经占据了不少国家,开始称王做主。

    消息最开始出来之时,也只是大家闲余饭后的谈资,哪怕是老百姓都没有什么人在意。

    毕竟这消息一看都是假的。

    什么亩产千斤的粮食,什么南洋一日三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