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三百八十章 中华重工内部第一枪(2/3)

    粮票银行已经是庞然大物,虽然属于中华重工,其实已经是独立的存在。

    是与外界牵扯最大,最紧密,利润往来巨大的行业。

    “签字吧。”

    中年人看着眼前的报表,久久的出神。

    说起来。

    他和徐宁还有点根源。

    两人同在一家商铺当过学徒,不过他出来的早,去了另外一家商行当执事。

    后来徐宁去了中华重工,其实两人并不认识,随着徐宁的名声鹊起,他最后也加入了中华重工。

    靠着自身的经验,调入了粮票银行,成为审计部门的一名普通审计员。

    这份报表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中年人只需要睁只眼闭只眼,按照章程签字,那么这件事情就平息了。

    最后这份报表会归档,纳入年终报表,然后进入库房储蓄起来,再也见不到天日。

    部门的一名副管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的说他有才能,要升他的职。

    这是他的顶头上司。

    他每年有十七两的工钱,是巷子里职位最高,工钱最高,前景最高的人。

    人们尊敬他。

    他的子女全部送去学校读书。

    这份报表以他的专业知识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他有深厚的商业实践经验。

    他看得出这份很完美的报表背后,一定有问题。

    这个问题就在结息。

    对于粮票银行没有实际的伤害,只是借助管理上的漏洞,把结息转为外面商行名下,周转后再回到本来的位置。

    如果有高效报表运转方式,可以避免这个现象,但通过漫长的文书运转管理方式,则无法避免,需要靠人的道德水平。

    如果。

    就算如果事情暴了,那么他也不会承担干系,自己不过是按照章程办事而已。

    而只要他签字,他很快就可以升职。

    相信。

    按察使司那边带来的影响,这边很快填平了漏洞,只要没人查下去,这件事就平息了。

    粮票银行家大业大,部门繁多,谁又能知道这里的一件小事呢,不过几万两银子的事。

    中年人每年的工钱是十七两,不吃不喝,一百年是一千七百两,一千年是一万七千两。

    这几万两银子在外面循环了多久,中年人不得而知,但是靠着这几万两银子带来的利润,可能都超过了本金。

    中年人每个月审计的项目,合起来的流水有上千万,可这千万的流水跟他没有关系。

    他不知道自己的结果怎么样,但是在开平捷报的第二天,他选择了自首。

    这份报表在上司的威逼利诱下,他已经签了字。

    许久以来他吃不下睡不着,每当见到从学校回来,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时,他更为自己的前途而忐忑。

    最终。

    他自首了。

    中华重工内部贪腐第一案件。

    调研司没有这个权力,第一时间上报,最后摆到了朱高炽的案台。

    此时。

    正是开平捷报传开后欢乐的时刻,北平上下内外都在欢庆,却爆出了这件事,是低调处理还是高调处理。

    朱高炽收敛了笑容,沉默的看着手里的报告。

    他的心里很愤怒,充满了暴怒。

    外部的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内部的敌人,强大的势力,最终只会因为内部而死。

    “戴德彝这个人不好对付。”金忠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脸上露出歉意。

    “本来想让他碰碰壁,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另辟蹊径,利用抓贪官的事情,打开了北平布政司的口子。”

    “当他掌控布政司局面的那天,就是他真正查案的时候,查王府案的时候。”

    金忠认真的说道。

    如果说刚来北平的戴德彝不值得下手,现在的戴德彝已经足够引起他们的在意。

    “抓贪好啊,这件事我赞成,但我没想到啊。”

    周世丰苦笑道:“最后竟然查到了我们自己头上。”

    “他不在乎,只管官府那边的事,如果不是这个人自首,恐怕我们在人家心里还是个大笑话。”

    “我认为现在还是低调处理的好,如果闹开了,恐怕会打击现在的民心。”葛诚建议道。

    现在的北平人心最齐,最激昂的时刻。

    人人都在为北平欢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