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六百一十七章 发明了火器的国家不会禁止火器吧(2/5)

一切英雄,不觉得自己会有求于人的那天。

    所以趁着钦察之地内乱,很是欺负了钦察之地一把,还杀了对方的马买汗,本想强迫米忒里向自己称臣,结果对方誓死不从。

    于是自己入侵屠戮,并点燃了钦察之地的内乱。

    跟着鞑靼也入侵翰罗思,莫斯科城被纵火毁灭,立陶宛兵也造反,本来想着让钦察之地灭亡,没想到反而促成了当地的统一,斯拉夫族的人越来越强大。

    “明军自身只有十万兵,加上那些叛徒,大概是二十余万大军,我们却有四十万大军,兵力上是他们的两倍。”

    “打仗不光是人数的事。”

    帖木儿摇了摇头。

    许多的将领要求打过去,很多人吵着要收复撒马尔罕,都被帖木儿压了下来。

    “汉人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那些叛徒不值一提,可明军的战斗力很强,不能找出他们的缺点,我们很容易失败。”帖木儿犹豫道。

    大明输不起。

    大明输了,他们就只能退走撒马尔罕,回去自己的国家。

    那自己呢?

    自己更输不起。

    帖木儿还想再等,继续拖下去。

    但是他下面许多人却不同意。

    不少的人趁机离开了帖木儿的军队,回去了自己的土地,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帖木儿施行分封制。

    大大小小的国王和实封贵族,他们才是帖木儿汗国存在的根基,和大明不是一样的制度,他们看到了帖木儿的苍老以及露怯。

    狼群里,当头狼变老了,会是什么下场?

    帖木儿汗国虽然不至于此,但帖木儿的避战,让他逐渐控制不住军队。

    形势所逼。

    帖木儿最终下了决定,带领全军三十万骑步大军往布哈拉的方向前进,收到消息的明军,立马也针锋相对,开始了调动。

    双方虽然没有约定,却默契的把布哈拉当做了双方决战的地区。

    人一上万无边无际。

    而双方兵力高达五十万的战场,更是这个地区旷古未有的战事。

    帖木儿是大兵团作战起家的。

    朱棣同样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才。

    两个人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元帅,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这也是朱高炽一定要求朱棣亲征才放心的原因,指挥大兵团作战,和带领一军是绝对不同的情况,特别是军队越来越细化的时候。

    明军的将领,当将军成为名将的不少,可是能独挡一面的元帅,至少永乐初期并不多。

    到了明后期。

    更是寥寥无几。

    大明军队行军很慢,帖木儿大军行军的速度也很慢。

    一方运输了大量的火炮,另一方同样准备了许多远程器械,各国工匠和文明吸取的技术,除了火门枪这些,还有可以抛射很远的投石机,以及把铁炮安装在大象身上的象兵部队。

    帖木儿的象兵,和缅甸的象兵不一样。

    帖木儿的象兵装着铁炮,是令西亚各国胆寒的兵种,是他们永生难忘的场景。

    而此时。

    方圆百里双方的骑兵已经开始了激烈的厮杀。

    大明整个北方精锐的骑兵部队,高达八成被调来,他们除了自身,还要带领土骑兵们,双方并不合在一起作战,而是各部为战。

    以免不相符的作战方式,带来更多的混乱。

    “这场战争,决定了日后谁主导这片土地。”

    “败了。”

    “我们明军退回中国,你们也没有了自己的土地,一切都没有了。”

    “胜利。”

    “大明的旗帜将会插遍这片土地,你们也会有自己的土地,而谁的土地大小,就是这场战争的军功所决定的,哪怕自己的军队打完了也不怕。”

    “只要有土地和人口,就能拉起更多的军队。”

    朱能告诉每一名首领。

    不光是为了大明打仗,更是为了他们自己。

    首领们这两年里,或多或少的得到利益,同时也杀了不少帖木儿的人和势力,深知他们如果打败的下场,加上大明的诱惑。

    土兵们和帖木儿的军队,同样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西征军有二十万。

    最后只有十万抵达了撒马尔罕,除了小部分的伤病,以及轮换,还有数万大军留在东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