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十年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126 戏精(1/2)

    庞统的到来算是彻底补强了何思安最弱的一个环节,益州有法正在,外加自己坐镇自然无需多虑,何思安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便是北方!

    北方好武,熟悉政务者本就不多,阎圃处理整个汉中郡之事物已然捉襟见肘,段煨、张既相比较政务则更擅长于农业、畜牧等。贾穆、贾玑兄弟二人目前帮助完善西域都护府,也无法抽身,至于张辽、高顺、杨昂这些人镇守一方是把好手,但若说内政属实有些难为他们了。

    至于蔡邕…何思安想都不敢想。

    徐庶虽谋略过人,但处理政务方面也就勉强达到阎圃、董和等人的水平,更何况随着贾诩的远行,何思安更希望将徐庶留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

    如今看来,后世游戏中对于庞统内政方面的数值绝对被严重低估了,诸葛亮到底啥样何思安不得而知,但庞统内政方面的才华,绝对不输荀彧!

    有了庞统坐镇北方,相信能够将原本各自为政的金城郡、陇西郡以及武都郡三郡就可以完美地粘合起来。

    “西域都护府那边情况如何?”

    “禀主公,尉迟主母亲自领兵,分为两路,准备一举荡平天山南麓诸国,用三到五年时间消化成果,随后继续向西扩张!”

    “不错,稳扎稳打,才是正理!”

    这时,厅外响起了脚步声,两人寻声望去,只见徐庶正一脸喜悦地行进大厅之中。

    “见过主公,见过子龙,子龙别来无恙?”

    “一切安好,倒是元直仿佛清瘦许多!”赵云打趣道。

    “哎…不提这些了,士元在北方近况如何?庞德公的信件中经常询问!”

    “多亏主公慧眼识英,单论处理内政,庞大人还是比元直略强!”赵云歉意地看向徐庶,却还是如实说出。

    “诶~子龙那里话,莫要宽慰庶了,但论内政方面,即便三个徐庶,比不上一个庞士元!”徐庶摇头苦笑。

    “你二人莫要谦虚了,对了,子龙,家眷可曾安顿好?”

    “禀主公,他们日前便已抵达成都,住进主公安排的府邸之内!”

    “那就好,子龙,今年你先暂时跟随你师兄张任熟悉下益州情况,从明年开始,孤允许你在出金城郡外任意地点进行招募,务必在三年内给孤培养出一支精锐之师!”

    闻言,赵云眼前一亮,当即跪地大声说道:“臣赵云,定不负主公所托!”

    徐庶则心头一紧,随后不由内心一叹。

    ‘看来主公还是狠不下心来,不打算按照贾诩当日所说的第四步去做!’

    当然,这也在徐庶的预料之内,毕竟这一路走来,何思安的人品,他还是颇为了解的,当年那个为了护卫而痛哭的少年身影,再次浮现在徐庶脑海之中。

    …

    许昌

    司空府内,曹操的一众谋士均已到齐,曹操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定格在首位的荀彧身上,皱眉开口询问:“奉孝(郭嘉的字)还未回来?”

    “禀司空,之前传来的消息,奉孝还需几日才能抵达许昌!”荀彧恭敬答道。

    “听闻弘农王那边最新得到一位年轻人,名曰庞统,短短数月便将陇西、武都二郡治理的井井有条,此事当真?”

    “的确如此,甚至连颇为桀骜的张辽、高顺等一众凉州军之人都对其赞不绝口!想来虽不及文弱,却也相差无几!”荀攸开口答道。

    闻言,曹操皱眉问道:“可知这庞统是何来历?”

    “属下倒是对其颇为了解!”

    开口之人乃是新近投奔曹操的程昱,字仲德!

    “哦?仲德知晓?快快说来听听!”曹操饶有兴趣的追问道。

    “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大儒庞德公的侄子,是水镜先生的三大爱徒之一,年纪轻轻便在荆襄地区有着“南州士之冠冕”的称呼!”程昱恭敬说道。

    “水镜先生果非浪得虚名,交出来的徒弟个顶个的,均为人杰!当年徐庶以区区五万人抵挡我二十万大军不落下风,现如今又出来个庞士元…”似是想到了什么,曹操表情一滞,随即朗声大笑!

    众人不明所以,只听曹操继续说道:“操笑那袁本初与那刘荆州妄为一方霸主,眼光竟然都不如一久居深宫的少年!看看两人手下的那些货色,再看看弘农王,简直是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闻言,众人哄堂大笑,等到厅内笑声停止,曹操这才继续问道:“仲德方才说水镜先生有三位高徒,其一是那徐庶小儿,其二便是这庞统庞士元,那第三位呢?”

    “其三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自孔明!不瞒司空大人,昱与水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