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将军不尊朝政(2/3)

朱儁。

    身为一个从寒门起身而走到现在的军事重臣,朱儁这辈子过的并不容易。

    他虽然不似普通的农户那样生活疾苦,但是在他这辈子的仕途之中,也确实受到了很多属于顶级望族之门所带来的干扰和阻碍。

    很多时候,他只能屈从。

    朱儁能够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运气。

    一百个寒门子弟中,或许才能有一个朱儁这样的幸运儿。

    他在江东的时候,看过太多太多的底层黎庶因为高门望族的一己之私而背井离乡,受困于死,也看过太多太多的流民因为没有食物而客死他乡。

    他当年为了自己的功业,与皇甫嵩征讨黄巾之时,并未手下留情,他仿佛忘记了自己也是从一个寒门子弟而走到今天的。

    但是直到现在,临近生死大关的时候,朱儁仿佛清醒了。

    他那颗心也因为自己的年老体衰而开始变得软弱起来。

    他攥住了徐荣的手,沙哑说道:

    “徐将军,请你转告大将军……朱某这一辈子最大的错事,就是当年引荐了孙坚,让其得以有机会辅佐袁氏。”

    “如今孙坚相助袁绍为虐,屠杀万千黎庶……不错,这些黎庶反叛朝廷,确实是有罪。”

    “但是,为恶者实乃是反叛的为首之人,普通的黎庶苍生无辜,若是如此擅杀,关中与中原之地最终又能剩下几人?”

    “当前之计,还是要以稳定人心为主啊。”

    “还望徐将军转告大将军,在三河之地,莫要涂炭生灵杀伐过甚。”

    “如若不然,定折福寿,就如同朱某一般。”

    “切记切记!”

    说到这儿的时候,朱儁低头一阵咳嗽,流出了几滴眼泪。

    徐荣安慰朱儁:“车骑将军请放心,我等来河内之前,大将军就已经教过我们怎么做了。”

    “关于三河之地的事情,我等自当以最妥善的方法行事。”

    “绝不会滥杀无辜。“

    “那些被逼到绝路的黎民百姓,只要他们肯回头,我等皆以良民待之。”

    “若违此言,管教徐某不得好死。”

    朱儁听了徐荣的这番话之后,似颇敢安慰。

    徐荣又陪朱儁说了一会儿话之后,随即撤出了朱儁的房间。

    韩浩是陪同徐荣来一同来看望朱儁的,当他们一同走出朱儁的房间后,韩浩便急忙询问:

    “将军适才所言,可是真的?大将军针对平定三河暴乱,确实有不同于袁氏的想法?”

    徐荣很是肯定的道:“正是如此,大将军岂能如同袁绍一般行事?还请韩君协同我一同按照大将军的指示行事。”

    韩浩急忙说道:“韩某自当应命。”

    ……

    ……

    随后,徐荣就开始在三河之地进行平乱,他的平乱方针是按照刘俭的指示实行的。

    河北军并没有着急先对地方的流民动手,徐荣和韩浩以大将军刘俭的名义,先在河内诸县发布告示:

    傲内容大概,首先是大将军刘俭表示理解河内诸县百姓的疾苦。

    大将军下令,三河之地重新使用大钱,暂弃小钱,以求稳定长久。

    另外,大将军刘俭还会重新梳理三河之地的的土地财政,让所有的流民重新有田可种有饭可吃,在三河之地推广河北所施行的屯田之政,只要是肯放弃的反叛重新愿意入籍当良民的人,可以既往不咎,重新登户照册,安排土地,过上正常的生活。

    第三件事,就是大将军刘俭会稳定三河之地的粮价,使物价趋于正常。

    当然,刘俭对于三河之地的乱民归顺也有一个限期,若是限期不归,河北官军就不会留手,对冥顽不灵者将会施以最狠厉的制裁。

    告示颁布之后,在三河之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别的事情且不说,刘俭所颁布的这些条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直接要在三河之地废除小钱。

    小钱之政虽然是恶政,但毕竟是朝廷直接提出来的,是天子名诏实施的。

    类似于袁绍、曹操、刘俭在各地的地盘虽不执行,却都是阳奉阴违,暗中抵抗。

    从没有人在表面上直接提出过朝廷的不是。

    当然,那也是因为不合规矩。

    但是现在刘俭却直接否定了朝廷的政策,认为小钱之政不是良政,大张旗鼓的要求他辖境内所有的人全部统统弃用小钱,重用大钱。

    这件事,在朝廷方面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