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二章 皇三子降世,王家屏的预感(1/2)

    “陛下,这翰林编撰一职,是否低了一些?您不是很欣赏此人么?难道……他有什么地方不合您的心意?”

    大礼结束,万历皇帝携着郑贵妃向寝宫走去,一边走,郑贵妃一边问道。

    万历皇帝虽然有些疑惑为什么一向不关心政事的郑贵妃为何此时突然这么关心这个状元郎,但是他还是解释道:

    “非是他不合我心意,而是这自英宗之后,朝中便有不成文的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

    “朕让他入翰林院,才是要重用他的意思,否则止步于六部,何其惜哉?”

    随后他又哈哈大笑道:

    “梦境也是看到了此人的才华,不忍朕错过这英才吧!放心,朕的眼光毒得很!”

    “不也是,在这万千佳丽之中,独独看重了爱妃你?”

    郑贵妃含笑,扑到了皇帝的怀里,两人笑闹做一团……

    ……

    眨眼间,那与皇帝谈笑的人儿,此时已经躺在了床榻之上,被许多接生婆所环绕。

    “用力,用力……娘娘,再加把劲儿啊!”

    “看见头了,娘娘,继续!”

    “龙种马上就要出来了!”

    焦急的呼喊声从屋内传来,被黄色绸缎所隔绝的外房之中,万历皇帝正焦急地等待着。

    虽然这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但是此时万历的心情,却好似一个即将成为父亲的普通人家的丈夫。

    长子朱常洛,由恭妃王氏所生,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感情,这个儿子对于他,就如同路人一般。

    次子朱常溆则是让他第一次有做父亲感觉的儿子,因为他是郑贵妃所生,可惜的是,这个孩子降生不过几个时辰,便夭折了。

    然而,哪怕是这么一个刚刚出生没多久就回归自然的小生命,万历都给他追封了王,可见他对于郑贵妃、对于两人子嗣的深厚感情。

    此时,郑贵妃好不容易即将诞下他们的第二个结晶,万历又怎能不激动?他甚至丢下了繁忙的事务专门来这里,等待郑贵妃的生育。

    随着一声哭嚎响彻皇宫,皇帝猛得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陛下,是皇子!”宦官欣喜的声音传来,而早已就位的御医立刻一拥而上,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皇帝决不能让悲剧再次重演。

    一天之后,御医告诉万历,母子二人,尽皆安康。

    他看见皇帝欣喜地抬起头,眼眸中充满着巨大的喜悦。

    “传旨!”

    “进贵妃郑氏,为皇贵妃!”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

    皇三子降生以及皇帝册封郑氏为皇贵妃的消息,如同一阵风似的,传进了京师百官的家中。

    申时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和严绮华手谈,享受着少有的宁静。

    听完侍从的禀告之后,他不由地皱起了眉头,轻轻说道:

    “皇长子分明降生已有四年,然而陛下却迟迟不立太子,且皇长子的生母,至今也不过是一个正妃,然而皇三子才刚刚降世,郑贵妃便被册封为皇贵妃……”

    严绮华接口:

    “陛下的心思,已经昭然若示了……欲立皇三子为太子!”

    申时行点头,这是他不想看到的情况。他一直致力于维护朝堂的稳定,然而一旦皇帝欲要立幼,那么群臣一定会群起而攻讦,那么定然会引起朝廷的动荡,这却是违背了他的初心。

    他没有了下棋的心思,把手中的黑子一丢,靠在了椅背上。

    严绮华绕到申时行的后面,为他轻轻按摩,柔声说道:

    “群臣之力,纵然是天子,也未必能够违逆……依我看,多半还是皇长子登基。”

    “当年太宗欲立汉王,然而最后登基的,不还是仁宗吗?”

    申时行却是轻声叹息道:

    “没有那么简单。陛下对郑氏的宠幸远超其他妃子,且当年之事,也是汉王自己太过嚣张,否则胜负,依然未可知。”

    “立爱不立长的事情,青史上还少么?”

    “只怕此后朝堂难以宁静,而我这首辅,首当其冲啊!”

    “绮华……替我问问,陈国公是什么意思吧。”

    严绮华虽然是越国公一脉的,但是陈越两国公,虽然名为两脉,但实为一家,申时行自从进入朝廷之后,也是与当代的陈国公颇有联系,共同进退。此时这番大事,自然要问过陈国公的意见。

    虽然对于他而言,肯定是更倾向于长子即位的,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