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210章 努力的唐家人!(3/4)

吕三江只想对猥琐老头儿说一句:做为过来人,您老还是别过来的好。

    做为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吕三江当然也会有身体渴望,但他自己却是很清楚,大哥死了,嫂子守寡侄儿还小,做为一家顶梁柱,照顾孤儿寡母是他这一生都推卸不掉的责任。

    他纵算日后要成家,也只能是嫂子,不能再有别人!

    当然了,假如嫂子不愿意,那又另做他谈,但在那之前,他是绝不会考虑其他任何人的。

    知道吕三江这个心思的人不少,但没人嘲笑他,在这个时代,谈爱情太奢侈,绝大部分只是想着,让亲人活下去。

    更何况,爱情有责任长久吗?哪怕相信爱情的人,也给不出确切答案吧!

    或许,也不仅仅只是唐家人在成长,唐家所在的村有一百多户七八百人口,在村子开始起高墙的时候,村中老弱妇孺一起出动,在高墙地基之外平了五亩良田,做为村中青壮训练所用的训练场,并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请唐家购买一些旧军械和子弹,供村中青壮训练使用。

    用他们的说法:“现在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日本人都快打到川省门口了,我川中青壮为保家乡父老,迟早都会出川抗日,不如提早训练,也多一分保命之道!”

    而石鼓乡其他村一见唐家村这么搞,立马也跟风行动,大大小小训练场几乎是雨后春笋般的在这块土地上出现,把刚抵达晋熙县的调查局老牌特工们都看麻了。

    我尼玛!这用不了几个月,就是全民皆兵的程度,啥日本人来了也都是个死,我们来这儿守着有个基霸用。

    但石鼓乡这种做法,却是受到晋熙县府的欢迎,出川的几大川军系集团军不断要求补充兵员,筹集粮食和后备兵员就是他们目前最重要工作,如果全县都能向石鼓乡这么搞,那还愁啥子兵员嘛!

    于是,县府内已经开始拟定计划,打算全县推行石鼓乡的做法,农忙种地,农闲军事训练,口号就是‘晋熙子弟卫国不吝此身,亦要全身回乡侍奉双亲’!

    因为唐刀探亲回家,更深刻的让唐家人乃至整个晋熙县的人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浓重威胁,做为普通人的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求生之道。

    十余日光阴一晃而过,唐刀终究还是要向少年时那样离开家!

    只不过这次,再不像昔日热血少年那般转身就走,不回头!怕回头就没法走。

    “你老汉,就是典型的嘴硬心软,连儿子走都不敢来送,假借去买机器跑了,可妈躲不开,也不想躲!你在抗日前线,要注意保重自己,多来信报平安!”在唐刀即将离家的那个早上,萧菡萏流着泪站在家门口,挥手向儿子告别。

    “嗯!”心智坚硬如唐刀也禁不住眼眶一热,站直身体冲母亲行军礼,旋即转身大踏步向安静等待的战马走去。

    唐刀依旧不敢回头,他怕回头看见母亲脸上不舍的泪水。

    可坐在马上,他终究还是竭力咧开嘴回头朝十几米外的母亲和三个家人灿烂的笑起来!

    “妈,你回吧!我会把这个亲自给你儿媳妇儿戴上的。”唐刀扬扬手中的老银镯子。

    唐家有钱,但从不奢靡,这支银镯子传承了至少200年,只有唐家主母才有资格佩戴,一般来说还都是上任主母已老,才会给自己认可的儿媳。

    但这次萧菡萏却是打破传统规矩,在昨日给了唐刀,让他给素未谋面的澹台明月戴上,既是认可,也有让唐家历代祖宗保她平安的寓意。

    “婶子放心,团座长官有我四行团数千人等护卫,任何人想伤害他,都得踏过我等之躯体!”吕三江骑在战马上,豪气干云的朝萧菡萏承诺。

    “是啊!唐阿娘,我们团座和澹台明月连长还要生个大胖娃娃给你抱呢!不对,指不定你还有可能多个小金毛大孙子,就怕到时你忙乎不过来!”龙岩为了冲淡这种忧伤的离别,急中生智的东拉西扯。

    他可是一直记得自己当初送别阿姐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不说,一连几日都茶饭不思,极其不开心。

    很早就失去母亲的龙岩在萧菡萏这儿得到了许久没有感受到的母爱,自是绞尽脑汁的想好好安慰。

    急中生智的很好,下次不要了。

    马术娴熟的唐团座差点儿没一下从马背上掉下来。

    “啥子?”萧菡萏一呆。

    圆润的手指很圆润的指向差点儿没掉下马背的儿子,“老子数到三,给老娘我解释清楚啥子叫小金毛孙子?”

    “就是我和澹台商量好了,以后为了娃儿能走向国际大舞台,除了中国名字外,还得取个外国名!”唐刀抹了抹头上的冷汗,悄然夹紧马腹,随时准备跑路。

    “噢!我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个主人公叫唐吉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