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262章 逼出的灿烂光华!(3/4)

宝贵兵力在该高地之后的一座小山上重新布置防线。

    这名参与过广德保卫战断了一条胳膊的老兵基于自己作战经验和当前战况的判断其实并没有错,哪怕他战后找到唐刀自领处罚,唐刀也没怪他。

    那样的情况下,换成谁都会这么做的,20多人的生死对于整条防线的安危,属实算不得什么。

    但奇迹却就此发生。

    直到夜幕降临,其余战场上都逐渐归于平静,那片已经被日军逐一占领的战场上依然还传来不断地枪声和爆炸声。

    听闻此事的唐刀立即派出明心带一个步兵班向该被日军基本占领的区域前进,命令他们一定要想办法搞清状况。

    可惜日军利用大量篝火和探照灯在山中各要道构筑起密密麻麻的光源,致使明心这样的大高手都无法向前,据初步估计,那片被日军攻克的阵地上少说也有上千名日军。

    那也是第7步兵联队耗费整整400条人命才获得的战果,心疼的第7步兵联队那位大佐联队长整个下午脸上都没出现过笑模样。

    400条人命,就换来中方右翼阵地上最无关紧要的一片区域,看似是已经破开其防线,但其实还有一个高地牢牢封锁住第7步兵联队继续向前的企图。

    说白了,看似有所获得,但实际上就只伤及对手肌肤,尚远谈不上突破对手防线。

    可就这,他一个步兵大队已经被打残了。

    而且更令人切齿的是,就是这片已经属于自己的‘肌肤’,中国人都还不消停,竟然还有人在顽抗。

    这换成谁,心情能好?

    可让心情不好的日本陆军大佐万万没想到的是,本以为这就是最差了,到了晚上却变得更差。

    那个被包围住迟早是嘴里的一盘菜的小小高地上的中国人,竟然还给他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没错,你没听错,是反击,而且还是一夜三连!

    在这一夜中国人完全不符合正常逻辑的反击中,第7步兵联队伤亡达40余人,仅是战死就达26人。

    包括此时唐刀都不知道的是,这个无名小高地到黄昏的时候,已由25人锐减至14人,率队的少尉排长在下午5时战死,两个班的班长在更早的时候都已经身受重伤。

    在这种缺少救治的战场上,重伤就意味着死亡,还留在阵地上没有撤走的6名重伤兵就是听着漫天的枪炮声绝望的咽下最后一口气。

    按正常逻辑,一支只有14人步兵班级的小部队,失去了自己战场经验还算丰富的指挥官,又在日军重重包围下,弹药也已不足,不立刻崩溃投降,就已经是很牛逼了。

    可当时有一名叫董老五的新兵站了出来,主动当了班长,已是六神无主的新兵们瞬间找到了主心骨。

    这个父亲在唐家酒厂打工的年轻人是唐吉利给唐刀准备的1500名新兵之一。

    半年的训练虽然并不足以使其成为一名精兵,但这位聪敏好学训练刻苦,平日里因为唐吉利的关系和教官们走得也很近,那些唐吉利高薪聘请来的教官也很乐意将战场上各种保命技巧传授给他,也讲过许多战场上的见闻。

    被老兵们调教了半年的董老五学会的第一个战术就是低调,保命第一,所以不显山露水的新兵在这段时间的作战中也没有表现的多突出,也并没有在重编步兵连时获得提拔。

    但现在再低调,那大家伙儿都得没命,被逼上梁山的董老五也只能站出来。

    这一站出来不打紧,14名步兵竟然在泗洲山堪称地狱级难度的战场上打出了一场神级防御战。

    得益于唐刀在潼关之战前准备充分,弹药是绝对不缺的,而且每个高地上都有专门的防炮洞储存弹药,除非是被105榴弹或是重磅航弹正面命中,否则这些机步枪子弹和手榴弹是不会被摧毁的。

    当时14名步兵总共拥有4杆冲锋枪、2把驳壳枪以及2挺轻机枪和18杆步枪以及200多枚手榴弹,各式子弹近5000发。

    由于日军步兵散布于该高地四周,日军的大口径火炮早就停止轰击,最多只会有92步兵炮和掷弹筒对这个阵地造成重火力威胁。

    这也是数百日军花了一下午也没攻克该高地的两个主要原因。

    换成普通人逻辑,好不容易守到天黑,是不是大家伙儿趁天黑跑路找大部队?

    但董老五偏不,他竟然带着13人一直猫在阵地上,等到晚十一点后,竟然带着所有人下了高地去偷袭300多米外的一个日军宿营地。

    一通冲锋枪和机枪乱射,手榴弹哗哗的丢,一口气打了五六分钟,在日军回过神来后,他们就又返回高地。

    日本人那个恨啊!但晚间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