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307 连唬带蒙(3/4)

重点不是在晋东南和中条山以及潼关一带的黄河防线上吗?怎么会调甲种师团来冀南。”王公余显然也不是无知之人,虽被唐刀说的倒吸一口凉气,但更多的是满眼狐疑。

    那意思不过是:我读书多,但我也是当过保安团司令的人,你别当我是军事白痴忽悠!

    “那是你对多天骏不够了解,这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是想双管齐下,前线负责压制,后方先平定一切后患,而后再集中全力攻打我方扼守之防线。”唐刀耐心解释。

    “你就说两万多小鬼子和二鬼子一起来,我四行团再如何勇猛,双拳能不能当四手?”

    “那的确是够呛!”王公余脸色再度变得难看。“不知这次唐老弟你来,带了多少人马?”

    “4000余吧!”唐刀倒也没有太瞒着这位,免得这位听到日军势大就快吓尿,好歹给他点信心。

    就如同老王所说的,他这个行署主任别的做不了,却是可以找上峰要钱要物。

    届时和日军干起仗来,就算是守得住村庄,还能守得住种在外面的高粱和小麦?

    整个冀南根据地里可是有数十万民众,到时候数十万张嘴要吃饭,不都得着落他和四行团身上?麻雀再小也是肉不是,唐团座不嫌弃。

    “还好,还好!那我就放心了。”拍着胸口给自己顺气的王公余表现却有些出乎唐刀意料。

    “当年在松江,有你唐老弟,我们不也是三万对十万,不一样杀得日寇血流成河?”王公余的信心全来自对唐刀的盲目自信。“这次小鬼子敢来山里,我相信唐老弟和四行团一样能杀得他们丢盔卸甲!”

    “那他们要是不来山里打我们,只杀老百姓呢?”唐刀反问道。

    “这”王公余一阵语塞。

    他很想说这不可能,但想起唐刀先前所说的‘先稳定后方’,后背却是不由出了一层冷汗。

    把占领区位于农村的百姓全部杀光,那还有什么人反抗?那岂不是一劳永逸之事?

    但如果用这区区4000人就想保护住上万平方公里数十万百姓,那除非是4000天兵天将。

    “所以,没有八十集团军协助,我们是没法守护住这片土地和民众的,难道你这个冀南行署主任,就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这样被日军屠戮殆尽吗?”唐刀苦口婆心。

    王公余沉默不语。

    “如果真是这样的我,你我二人在历史上必然会留下名字,不过和流芳没关系,遗臭万年是一定的。”

    读书人最在意的就是气节和名声,唐刀见其已经意动,再添上一把火。

    “老弟,你如今不仅是军衔变高了,就连口才也变好了。”王公余苦笑着说道。

    “只是,当上峰问起,我该如何回他们?”

    “那就告诉他们,八十集团军已尊令撤离,你我花费数月,联络当地抗日志士近万人,和日寇做坚决敌后游击斗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王公余瞠目结舌。

    唐刀变了,变得更不要脸了。

    关键是,这种鬼话上峰能信?

    “凡有不信者,尽可以派人来冀南实地查看嘛!”唐刀微笑着拍拍王大专员肩膀上的灰,很温柔的说道。

    “这里可是敌后,如果来这儿死了,国葬不知有没有,但烈士之名一定会有的。”

    老王额头沁出一片冷汗!

    这一刻他几乎已经可以肯定,真要有谁敢来,那三八大盖的尖头子弹一定吃得饱饱的,至于说是不是日本人干的,那恐怕只有天老爷知道了。

    “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被唐刀吓了一跳的王大专员心态转变很快,决心做好自己该有的角色。

    既然是‘老大’,那就负责和上面联系要钱,糊弄好上面就行,其余小事儿都交给唐刀这样的‘副手’去做就好。

    “这样吧!长官你可以去附近几个村乡转转,和当地有些名望的人物交流交流,传达一下上面的意思,看看他们的想法,而后再制定一些我们公署的工作计划,你看可否?”见老王已经上道,唐刀决定还是给这位一些尊重,让老王去查勘民情,也做好自己的心理定位。

    不然被自己这连哄带吓,事后总会心里不是个滋味儿。

    唐刀这一招还真是做对了。

    老王算是个勤勉型官员,竟然真的花费大半个月时间走访了十村八乡,给唐刀拿来了当地有名望地主士绅的心态调查统计。

    然而让老王近乎绝望的是,那些地主士绅们对他这个国府正儿八经任命的父母官半点也不感冒,反而看到护送他的穿着八十集团军军服的四行团警卫排官兵毕恭毕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