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464章 来得少就打,来多了就跑!(月初求月票!)(3/4)

步兵旅主力尽出的这一仗就算是全胜,攻不攻得下运城都不重要了,不用节约什么弹药,有多少子弹就给老子打掉多少子弹。

    再没有节约这一说的两个步兵旅官兵们扳机扣动的那叫一个舒爽。

    据战后统计,光是伏击35师团这一仗,两个旅就打光了80万发子弹。

    这是个什么消耗速度呢?就用曾经时空中为击破冈村小次搞的囚笼政策,八十集团军在千里防线上发起的一次大型反击为例。

    当时晋察冀军区参战的一共有36个步兵团,总共消耗各式子弹26万发;参战的129师已经算是八十集团军中兵强马壮的,参战兵力超过8万,也只消耗子弹75万发。

    而那可是历时近5个月的战斗!

    可在这一夜,不过1.1万的中国步兵,就射出了80万发子弹,哪怕平均200发子弹才能击死击伤一名日军,那在这种密集犹如雨点的弹雨下,日军伤亡也在4000上下。

    而真正给与日军最沉重一击的,还不是这种一抬头就能被射成马蜂窝的密集弹雨。

    被程旅长称为“没良心炮”的土炮再度粉墨登场,这种原本用来清除地面工事扫除障碍的‘震荡波’型瞎基霸打火炮,拿来杀伤基本没有工事可用以藏匿的步兵简直堪称‘人命收割机’。

    前两日的独立混成第2步兵旅团虽然也是在这种射程只有两百多米的火炮下防线彻底失守并走向崩溃的,但人家好歹还有条战壕还有防炮洞可以扛一阵。

    第35师团有啥?

    除了用头硬顶还有啥?

    你别说,这真的是事实。

    为了保证炸药包能被火药的推力推到200米外又还不能被意外搞爆炸,每个炸药包的下方都有块厚厚的木板做隔板,两者相加起来足有8公斤重。

    由于引线长短难免不一,有的炸药包在砸下来的时候引线还没完全烧完,在没爆炸的情况下,这个8公斤重的玩意儿其实和一块石头的作用也差不多。

    于是,就真的有日军在猝不及防下被木板加炸药包结结实实砸脑袋上。

    日军的装备其实不差,至少每名日军都有顶钢盔。

    众所周知,钢盔这玩意儿挡挡手榴弹破片还行,挡子弹基本就是个摆设。

    挡从天而降的8公斤重物体的话.

    连摆设都不如。

    因为,那会连钢盔带脑袋,都给砸地里去。

    但如果有此遭遇的日军应该还是幸运的,那一刻他们都进入了昏厥状态,至少不用像他们的同僚一样眼睁睁看着硕大的炸药包冒着丝丝火光,然后‘轰’的一声,将半径10米内的所有人都送上天。

    原田熊吉中将就是这样战死的。

    一枚大号炸药包就落在距离这位日本陆军中将不到3米的位置,哪怕他身边还有超过20名的卫兵,他的身前甚至已经有了一道高80公分厚达半米的沙包工事。

    但在这枚撞上工事并在0.5秒后轰然爆开的5公斤装炸药包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没有寻找到关于这名中将师团长的踪迹,有人甚至怀疑原田熊吉因为战败,无颜面对本土父老,干脆潜逃了,这会儿不知道待中国那个旮旯里啃玉米吃土豆为生呢!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最终也只是将其列入失踪人员名单,而没有将其放在战死者名录中。

    35师团各部残兵在失去统一指挥之后的半个小时后,终于决定不再死守。

    说得好听点儿叫突围,说白了就叫溃败!

    分割、追击、围杀是整个后半夜的主旋律,两个步兵旅在朝阳升起之前完成了一个奇迹。

    日军回援的第35师团,仅用一个晚上,就烟消云散。

    据日本华北方面军战后统计,第35师团战死者超过百分之八十,能突出重围逃入山野的,不足百分之十,还有接近百分之十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能被列入失踪。

    根据日本陆军中不成文的规定,军旗被缴获或是师团长战死的部队,会被撤销编制,比如万家岭的106师团,连同师团长在内全军覆没,又比如聊城之战中战死师团长的114师团,像第35师团这样几样都占全了,那结果自是不必说。

    收到第35师团被伏击全军覆没消息的安达二十三这次不是差点儿摔倒,而是真的给生生气晕过去了。

    远在平北城的冈村小次不得不亲任前线司令官,隔着上千公里遥控指挥。

    在连损近3万大军后,冈村小次不得不承认,如果他再不果断决策,搞不好就不是什么中条山攻不下来的问题,而是前线16万帝国官兵能否安然从中条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