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缘桃花开

第106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2)

的祝福和喜悦,花娘感到心里不舒服极了,为什么分别在即,他竟能笑的那么开心那么灿烂,花娘忍不住怒道:

    “浮生,我要走了,你为何如此高兴?”

    浮生看着花娘发怒,很是奇怪的问道:

    “花娘找了自己的家人,以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浮生却没有家人了,只有师父,我师父说我的家人都不在了!”

    花娘本想说我不高兴,我一点都不高兴,我不想要什么家人,我只想陪着浮生。

    可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因为她知道即使她说了,浮生也不会懂,浮生心中唯有法术和四大皆空!

    花娘抬头望天,不让眼泪流下来,也不再说话,怕话一出口便会泪如雨下!

    浮生看着花娘望着天,他也望望天,天上有一只鸟孤独的飞过,不知道为什么,浮生看着那只孤独的鸟,却有一丝说不清的悲伤和心痛涌上心头,为何呢?他不懂亦不知!

    花娘走了,留给浮生一张画,画上画着落花中的花娘,上边还写着: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就这样,春夏秋冬,月落日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九溪山再没有了笑声,小和尚也长成了大和尚,大和尚却变成了老和尚,大和尚浮生日日对着那张画,在岁月的流逝中突然就明白了,那一日的悲伤和心痛是什么了!

    如同李商隐的《锦瑟》一般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今大和尚浮生终于顿悟了,可是此情已成了追忆?如今只剩下了惘然。

    佛曰:人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那就是早就握在你的手中,自己却没能发现的,待到自己发现时,却又已失去的!

    当浮生意思到自己失去的是什么,他便不能再蹉跎。

    一日,在师傅下山的时候,浮生也悄悄的下山去了,可是当年并没有过问,花娘去了哪里。

    原以为,缘来缘去不过是风而已,可谁知,如今却要去寻那股曾握在手中,一吹而过的风!

    浮生在红尘中寻寻觅觅,不知找了多久,久到,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会找到了。

    可是,这时,花娘出现了,可是此时出现的花娘却已不识的他,此时的花娘只知道要听从主人的命令,要吸食人血,她已经成了一个完完全全蛊人,无情无爱不痛不伤!

    这一刻浮生心如刀割,他终于知道他错过了什么!

    浮生曾是一个四大皆空的小和尚,但在这红尘中寻找花娘的这些年,见识到了很多恩将仇报、生杀屠掠,他不再是当年哪个单纯善良呆萌的小和尚,认为人性本善。

    对于如今的花娘,浮生当然不能接受,于是浮生非常有心的调查了这一切,才明白当年领走花娘的家人,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因爱而认回花娘,带花娘回家。

    那人是花娘的亲生父亲不假,可谁规定生身父亲,就一定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好呢?

    花娘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不假,但花娘的资质,却可以成为最好练蛊容器,所以女儿什么的,在那人眼里,怎么比得上握在手中实实在在的权利呢?

    他这样冷血无情的人,莫说是一个,从小就被丢弃在外的女儿,便是他的亲生父母,面对权利,必要时也是可以舍弃的。

    这样一个冷血的人,当然就毫不犹豫的把花娘练成了蛊人。

    如今浮生来的太晚,花娘已被他练成一个绝情绝爱,不痛不伤的蛊人了!

    当了半辈子和尚的浮生,终于深刻的体会到人性之恶,与人为善的浮生切肤的体会一回恨入骨髓。

    最终恨的几乎入魔的浮生,用半生所学的法术和在红尘学到的阴谋诡计,杀死了花娘的主人,也就是花娘的生身父亲,带走了花娘!

    花娘没有了主人,不再听谁的命令杀人,可她要活着,她就要吸血,浮生不想她再造杀孽,便让她吸食自己的血和一些动物的血。

    本来就这样,能和花娘相伴到老的日子,过下去也不错,可是每逢蛊毒发作,花娘都痛不欲生,最后有一天浮生看不下去了。【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