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夫妻之前,你我彼此(2/3)

r>    若是丝绸之路出了问题,江南的赋税就会逐渐的占据天下之半,整个局面都会失衡。

    但西突厥始终难以平定,其中缘由,朝中其实也是知晓的,无非就是西域太远,兵力,军情,后勤等等都无法支持。

    若要西域开战,彻底平定,那么增兵就是必然,如此之远,耗损亦是严重。

    如今的情形,相比于几年前,唯一的好处就是吐蕃被平定了。

    大唐可以从吐蕃出兵西域进行支援,从而稳定局面。

    但问题是蕃州初立,不过才一年而已,若是穷兵黩武,恐怕反而会危及蕃州境内。

    在这种情况下,李绚已经成了所有人都避不开的关键。

    他这个蕃州都护,对于未来的西域和西突厥战事,发言权极大。

    “剩下的,也就没什么了,无非就是朝政和封禅。”李治抬头看向武后,说道:“有些事,该让三郎替你分担的,就让他替你分担一些……朕的身体也就这样,日后三郎要稳定天下,还得靠你,媚娘,伱不能垮了。”

    “臣妾知道了。”武后沉沉的点头。

    她的身体虽然比皇帝要好上许多,但她的年龄也比皇帝要大三四岁,一旦某一日,一次病倒,她就很有可能失去管理朝政的力量,就像是皇帝现在这样。

    武后低头,目光落在槐木匣的封条上,眼底深处闪过深沉的幽然。

    “陛下,如此,臣妾便先回去了。”武后起身,将手里的匣子,放在皇帝床边,然后才轻轻福身。

    “小心一些。”李治点点头,然后看着武后离开。

    ……

    整个大殿只有李治一个人,还有噼里啪啦火苗窜动的声音。

    躺在床榻上,深吸一口气,李治抱起槐木匣,一个翻身,已经来到了床榻深处。

    不知道按动了哪里的开关,一个密阁出现在床榻之下。

    闪烁的火光下,能够隐约看见在密阁之中,放着好几个小药瓶,其中秦鹤鸣呈送的红色药瓶就在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四卷被用黑布袋包裹起来的卷轴。

    不,是圣旨。

    李治打开其中一个布袋,从里面取出一封圣旨,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然后才拿着它站了起来,走到火炉之旁,然后将这封圣旨塞了进去。

    站在火焰之畔,看着蒸腾的火焰,李治的脸色漠然的可怕。

    等到一切都被烧干净了,李治才重新返回到御榻深处,将装着钟吕延命丹的药匣放了进去。

    李治的一只手,放在其他三封圣旨上,面色凝重的异常。

    刚才的那封圣旨,是晋彭王为雍王诏,那么这三封圣旨又是什么。

    李治轻轻的合上密阁,躺在御榻上,看向头顶上面。

    脸上的冷漠逐渐的褪去,李治的脸上更多的是平静。

    那三颗药,如果成功,那么自然能够帮助李治度过一劫,若是不成功呢?

    身为帝国的掌权人,他必须要考虑失败的可能。

    一旦失败,那么整个帝国便将由李显继承皇位。

    李治的脑海中出现了李显的模样,随即忍不住的笑了笑。

    东宫发生的一切,每一日都有无数的人将消息告诉他,李显所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丝毫在瞒着他的。

    李治知道,这是李绚故意而为之的手段。

    这样一来,李治就不需要担心李显在他虚弱的时候,会胡乱去做些什么。

    这样他们也就不用担心,李治会突然间生起妄念,废了李显立李旦。

    “四郎啊,你晚了一步。”

    李治忍不住的微微摇头,李显做太子,是宗室,朝臣,外戚,军方,甚至李治共同作出的满意的结果。

    想要换掉李显,便是李治再昏聩,他也不会去做。

    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样,他第一个过不去的,就是武后。

    李贤这些年折腾《后汉书》,对皇后的伤害太大了。

    李旦,难免日后又是一个李贤。

    至于武后,李治放心。

    李治轻轻的闭上眼睛,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的脑海中,却出现了武后抱着槐木匣,许久才有些不甘的放开的模样。

    侧过身,有些心烦意乱的李治,看向了殿外。

    殿外深沉黑暗,冷风渐渐起。

    ……

    夜空之上,黑色苍鹰高飞。

    越过无数崇山峻岭,越过无数高原大河,最终来到了一座宽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