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东海王,太子印(2/3)

天阴教的手里,然而此番翻遍了天阴教的地宫,但却依旧没有那枚太子印的踪迹?」

    明崇俨看都没看司马承祯,直接说道:「王上应当知道那枚太子印是伪造的,任何人拿到那枚太子印,一旦用出,立刻就会被发现,然后整个大唐绞杀。」

    那名太子印一开始只是阎庄混入天阴教总坛的投名状,同样,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

    一旦天阴教用出纳被太子印,那么不管是他们,还是他们背后的盟友,都会立刻暴露。

    「本王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如今的一切证明了,真正想要那枚太子印的,并不是天阴教的人,所以这个人究竟是谁,来自何方,他要那太子印究竟有何作用?」

    李绚将手里的细竹毛笔搁在一旁,眼神紧紧的盯着他,同时沉声说道:「真人,真正对大唐构成威胁的,从来不是一枚太子印,而是那个想要拿到他的人。」

    站在李绚对面的明崇俨,一瞬间,从李绚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异常刺眼的刀光剑影。

    大唐王室的权利之争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加残酷。

    明崇俨早就已经卷了进来,他不仅是武后的谋士,同时,他还是相王李旦的老师。

    如今虽然李贤是太子,但没有任何人能保证,李贤这个太子能永远的坐下去。

    英王李显,相王李旦都有机会。

    后来,李显被推下皇位,真正出力的,除了武后以外,绝大多数都是相王李旦的王府属臣。

    李绚看着明崇俨,冷冷的说道:「这个人拿到那枚假太子印,哪怕并不自用,仅仅是别有用心的将他藏到某位王子的王府之中,然后再出发首告,那么整个朝廷立刻就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所以那枚假太子印必须找到,想要用他的人,也一样要必须找到。」

    明崇俨的脸色一瞬间就变得十分难堪。

    李绚虽然没有指出李旦的名字,但是明崇俨感觉,李绚说的就是李旦。

    一旦未来某个时候,那枚假太子印突兀的出现在相王府内,相王立刻就会倒大霉。

    明崇俨的脑海中,已经出现出了内卫全面查抄相王府的景象。

    最后,他不得不面色凝重的点头,说道:「的确如此,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处理妥当,后患极大。」

    「嗯!」李绚认真的点头,他成功的将话题带偏了过去。

    明崇俨也不再纠结丘神積的死因,或者说,他已经将怀疑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

    因为李绚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丘神積,就像是并不知道他已经死了一样。

    不过拿到太子印的那个人也的确是麻烦,李绚低下头思索,这个人应该就是东海王了。

    大军前行并不是很快,天黑之际,大军抵达威坪。

    在威坪停歇一

    夜之后,大军于第二日清晨再度启程。

    午时时分,大军已经出现在睦州南门。

    无数的百姓站在城门和大街两侧,欢迎大军凯旋。

    然而当军阵在城门口横行而过的时候,百姓的目光却是更多的落在了中间那口黑棺之上。

    黑棺的前后,跟着二三十名被抓捕的天阴教徒,他们全都披麻戴孝,低声哭泣。

    四周的百姓对这些人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早先和他们一样,不仅同是睦州同乡,而且都是天阴信徒。

    如今这些人在披麻戴孝,那么棺中何人,已经不言而喻了。

    城门之下,看到百姓的目光所注,杜必兴对着李绚和段宝玄,还有在场的诸多官吏,拱手庆贺道:「恭喜王爷,都督,如此一来,睦州民心便再不会有任何反复。」

    棺材里面装的就是媱后的尸体,明崇俨和司马承祯回归之后,亲自确认了这一点。

    甚至他们如今都还在棺椁两侧守着,更是再没人怀疑这一点的真相。

    「百姓民心,从来不是某一个人身上,关键还在于百姓生活是否安定,只要有充足余粮,那么就算是遇到天灾,百姓也不会造反。」段宝玄看向李绚,微微的点点头。

    李绚有些诧异,他赶紧拱手说道:「都督所言极是。」

    段宝玄摇了摇头,说道:「本督不过是拾南昌王牙慧罢了,南昌王那首诗所言虽然朴实,但却是真挚之理,若是天下官员都能看透这一点,那么就真的国泰民安了。」

    「都督所言甚是,故而,下官返回婺州之后,便准备下去清查夏收之后,百姓家中余粮如何,然后整理成册,禀告中枢。」李绚诚恳的看着段宝玄。

    段宝玄微微点头,说道:「越州也可如此执行,不过此事看起来虽易,但也有不少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