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五百九十八章 顾家李泰,暗窃根底(2/3)

他究竟是如何知晓这些破解之法的,那就是他自己的秘密了。

    只是他并未在中堂久留,而是直入书房。

    书房之中,摆着一摞又一摞高高的户档,余泽正埋头于这些桌案之中,在认真的查找一些关于东海王的线索。

    李绚怎么可能放过调查和东海王有关的一切呢!

    当裴炎和李敬业,通过薛仲璋勾连起来的时候,李绚立刻就警觉了起来。

    因为在这件事中,还有另外一个关键人物也介入其中。

    骆宾王,在数年之后,和李敬业一起起兵造反的骆宾王。

    只是眼下,李敬业还并没有造反之意,但如今的他,现在迅速的朝着武后靠拢。

    这其中就靠裴炎和薛仲璋在其中穿针引线。

    甚至拉拢李敬业,本身就是裴炎的目的,毕竟李敬业的祖父李積,本就为武后信重。

    尤其如今的李敬业,还颇受当年李積手下的那批将领的尊崇,这就更难得了。

    如今的裴炎已经是刑部尚书,再往上一步,便是中书宰相。

    但这一步走出去极难,除了皇帝和武后的信任外,裴炎的身后必须要有大量功勋重臣的支持,否则,在不知不觉中,他就已经被淘汰。

    薛仲璋这一次跟随李绚前来东南,除了暗查东海王余孽以外,恐怕也有替裴炎拉拢东南世家的意思。

    原本以东南世家之姿,未必会被裴炎拉拢,但现在,一个东海王事件,让东南世家的人心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这就给了裴炎机会。

    同样察觉到这一点之后,李绚也毫不犹豫的在私底下展开了对东海王的调查。

    杀鸡儆猴,先施压再施恩,这种手段,李绚同样也很精通。

    薛仲璋的背后有裴炎,李绚的背后,可是有皇帝啊!

    「东南世家之中,和李怀念有姻亲往来的,只有一家,那就是吴中顾氏,不久前升任东阳县令的顾潭顾县令,便是出身吴中顾氏。」余泽将一份档案递到了李绚的身前。

    李怀念之父,安康郡公李袭誉当年在世的时候,为他定的一门亲事。

    但可惜,顾氏女在替李怀念产子时,遭遇大出血,后经名医出手,保下了孩子,没有保下母亲。

    「没有了顾氏女,李怀念和吴中顾氏渐渐就断了联系,只有其子李安定最后被送到长安家中,如今正在国子监求学,不过现在,应该已经下狱了。」余泽有些感慨的摇摇头。

    李怀念成为东海王一党,被直接牵连的就是其子李安定,还有其伯父李袭志和两位堂兄弟。

    至于其岳丈一家,毕竟顾家女早已经病故,两家也断了往来。

    只要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证明顾家在这件事情当中有所牵连,那么就必然牵扯不到

    顾家身上。

    顾家多年来虽然没落,但也并不好惹。

    「顾家当年是和魏王走的很近是吧?」李绚轻轻的敲了敲桌案。

    「不错。」余泽立刻点头,说道:「中书省右补阙顾琮之父,故弘文馆学士顾胤,早年曾经协助魏王编纂《括地志》。」

    「是啊,李泰啊!」李绚抬头看了余泽一眼,轻声说道:「这一点,若是被人栽赃,可不好过啊!」

    虽然李泰和李承乾并没有多少关联,但他们都是朝中政争的失败者,暗中有过沟连并不稀奇。

    更何况这中间,还有一个新昌县公一族。

    辅佐前隋废太子杨勇,隐太子建成,愍太子承乾,陈王李忠的新昌县公一族。

    不说别人,光是李绚,就可轻易炮制无数证据,将顾家和李泰,李承乾勾连起来。

    「王上,我们要动手吗?」余泽谨慎的看向李绚。

    李绚摇摇头,说道:「不,顾家并不好惹,吴越十六家同样不好惹,惹一家就等于惹了十六家。

    顾家的事,若是裴炎没有其他想法,那么我们也难之奈何,可若是薛仲璋也跟来杭州,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薛仲璋也会跟着来杭州?」余泽满脸诧异,说道:「他不是应该跟在窦翁身边吗?」

    「他手上有刑部尚书的手令,若是真的要来,谁也挡不住。」李绚看着眼前的文档,脸色肃然。

    虽然窦玄德话里话外,并不将薛仲璋放在眼里,但说实话,窦玄德有多少会阻挡薛仲璋,李绚并不看好。

    平白无故的去得罪刑部尚书裴炎,窦玄德这样的老狐狸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那他多久会来杭州?」余泽开始谨慎了起来,他不会小看任何一个小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