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七百九十一章 未来之路,外放刺史(2/3)

本不敢定高,这笔钱,元家亏定了。

    “此事若真能处理妥当,大军获胜,陛下必定会对元刺史的能力刮目相看,有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还一副死不知错,不知悔改的模样,”李绚微微摇头,轻声说道:“更别说,在这件事上,元刺史本人的责任并不大。”

    其实唯一解释不清楚的,是为什么在官档中已经死了的元晖,会突然间起死回生。

    但这种事情,是历来世家大族的基本操作。

    皇帝就算是要怪,根本也是元家的那些老人身上。

    这些事,终究在皇帝的容忍范围之内,只要元家肯倾力相助西征,便算是功过相抵,甚至如果做的足够出色,令皇帝刮目相看,甚至可能或许还另有重要。

    毕竟元家曾经有过,使功不如使过,可随意拿捏。

    丘贞沐和崔鼎各自点头沉思,这其中的很多,都和世人三观不合,但却是最现实的写照。

    黑暗的月色之下,长街逐渐沉默了下来,只余清脆的马蹄声。

    前行之中,人马也突兀的停了下来,一道人影站在了马路中央。

    黑色的衣领,肃然冷寂的眼神,是狄仁杰,大理寺丞狄仁杰。

    李绚忍不住一拍额头,他怎么把他给忘了。

    ……

    “听闻王爷遭到了刺杀?”狄仁杰眼角余光扫过李绚身后的黑架马车,然后正面看向李绚。

    李绚有些诧异的点头,说道:“怀英兄消息灵通,的确如此。”

    事情发生在刺史府内,李绚虽然第一时间就用千牛卫隔绝了内外,但千牛卫冲入刺史府本身就属异常,更别说在刺史府内,当时还有不少的捕快差役。

    这种事情瞒住别人可以,但绝对瞒不住河州法曹。

    河州法曹是大理寺下来的人,这种事情,第一时间就会通报狄仁杰。

    看到李绚如此直接承认,狄仁杰有些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再度开口:“敢问王爷,此事最后如何处理?”

    “魔教刺杀,刺客已死。”李绚一句话,将事情彻底的盖棺定论。

    狄仁杰皱了皱眉头,随后又问道:“敢问王爷,刺客和刺史府可有关系?”

    李绚眼神幽微,随后开口说道:“有,刺客乃是刺史府一名舞娘的父亲,刺史府有失察之罪。”

    失察,这算什么罪。

    狄仁杰皱眉,说道:“听闻那舞娘是元使君义女,也姓元。”

    元九娘自然是元明的义女,而且还是族侄,但可惜元晖在当年被贬官之时,就已经被从元家族谱除名,所以元九娘虽然姓元,但却并不在元氏族谱之上。

    “元使君义女甚多,这番邦舞女,不过用个称号罢了。”李绚很不在意的摆摆手,收舞女做义女,在当朝并不稀奇,无非就是一个圈养的名号罢了。

    “番邦?”狄仁杰琢磨着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也基本绝了他往下深挖的可能。

    李绚笑笑,狄仁杰的这点想法,他怎么可能看不透,但元九娘本身就是元晖和番邦女子所生的女儿,根本就不是元家嫡女,所以只是在元晖被除籍之后,被元明收为义女而已。

    在李绚刻意遮掩的情况下,事情还牵扯不到元明的身上。

    李绚转口问道:“对了,怀英兄不是一直都在调查元煦之事,为何会突然来到刺史府?”

    狄仁杰垂下眼帘,他当初和李绚说过,他这边只负责调查元煦,元明的事情由李绚负责。

    “元煦最近一直待在府中没有动作,下官只是偶尔得知了一些别的消息,这才关注到刺史府。”狄仁杰含混的解释了一句,随后紧跟反问道:“敢问王爷,刺杀案后续如何处理,元刺史?”

    “元刺史之事,非本王能够处理,此事本王需要写奏折回京,具报陛下,陛下如何决断便是什么决断。”李绚微微摇头,神色之间露出了谨慎之色。

    元明毕竟中州刺史,除非李绚拿出圣旨,否则谁也奈何不了他。

    当然,李绚可以羁押刺史府内除元明以外的所有人,但李绚没有那么做,一看就能知道李绚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狄仁杰想要说些什么,但李绚直接将所有的话堵死了。

    狄仁杰沉默片刻,最后开口问道:“不知下官可否验看尸体,查问案犯。”

    “尸体就在马车之上,至于案犯。”李绚摇摇头,说道:“一个被利用了的愚蠢女人罢了,什么都不知道,人已经交由千牛卫处理了。”

    狄仁杰的呼吸顿时沉重了起来,死人身上的线索就是再多,也没有活人多,但偏偏此案涉嫌谋杀郡王,千牛卫才是主管探案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