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唐皇帝令: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2/3)

>    只不过他没有论钦陵手下人那么长的时间准备,只能够用阶梯式的大坝来分批蓄水,消减吐蕃人的水攻之法。

    到最后,即便是有水流从阶梯大坝流下,也不过是正常的水流而下。

    李绚只要做完这些,论钦陵的水攻之术,就会被彻底的瓦解。

    但一切真的只有如此简单吗?

    眼前这一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

    沙珠玉河南岸,吐蕃大营之处,论钦陵站在一处山坡上,目光平静的看着远处曲沟方向。

    大队骑兵已经朝着渴波川而去,后面的步卒缓缓的跟进,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在缓慢打开。

    但拉的有些快。

    论钦陵一时之间有些看不清刘仁轨的战法,两万唐军精锐已经次第展开,后方的六千兵卒压阵。

    另外在论钦陵看不见的地方,刘仁轨还有更多的暗手布置。

    这是一个令论钦陵异常警惕的对手,因为他对刘仁轨非常不了解,非常的陌生。

    刘仁轨在安东道,数度大败倭国,百济和新罗大军,虽然在西域少有人知,但看他以文官之身,杀敌无数,如今又身为大唐左相,亲自率领两万五千大军杀到青南盆地,绝对令人警惕。

    之前数次交手,虽然很短暂,但足够让论钦陵清楚,这是一个狡诈如同狐狸一样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在刘仁轨的手下,数万大军没有第二个声音。

    不像当年大非川,郭待封还敢自持皇帝的信重,不服主帅薛仁贵。

    如今这支唐军当中,谁敢不服刘仁轨。

    想要彻底拿下这样一支大军,指望松散的吐谷浑人根本不现实,但要吐蕃主力出战,不死个三五万人,绝对拿不下这一战,但那样一来,吐蕃国力大损不说,就他论钦陵,在国内的地位立刻就会受到各方挑战。

    “哒哒哒!”

    两队骑兵从东北方向而来,快速的接近论钦陵,接近之后,迅速的跳身下马。

    两名吐蕃斥候快速上前,然后对着论钦陵行礼道:“启禀大相,唐人斥候已经全部展开,我军已经无法探查其深处动向。”

    论钦陵侧过身,微微点头,说道:“这是应有之意,大唐主帅只是让我们看到最表面的东西,他真正的杀手锏是不会让我们看到的。”

    稍微停顿,论钦陵转头看向西北方,沉声说道:“传令,青北都护尚结赞率虎师一部,青西都护素和贵率羊师一部,即刻东行,在渴波川,与唐军会战。”

    “遵令。”吐蕃斥候迅速行礼,然后转身,重新翻身上马,然后快速的朝着西北方急冲而去。

    吐蕃大军,分为鹫师,象师,虎师,狮师和羊师。

    鹫师守卫逻些,是吐蕃精锐当中的精锐,很少出动,但所部兵士,都是从其他各师当中挑选精锐加入。

    象师归吐蕃大相统帅,也就是论钦陵统帅。

    整只象师是论钦陵手上最重要的底牌。

    虎师和狮师分布在地方各部,是吐蕃军中的支柱,一般和他国进行会战的主力就是他们。

    至于羊师,吐谷浑或者其他被吐蕃政府的各个种族,挑选精壮而成的军队。

    他们在整个吐蕃军队体系中人数最多,战力最差,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仆从军。

    素和贵手下的羊师便是如此。

    无数吐蕃斥候摆布在沙珠玉河南岸,时刻窥伺着大唐大军的行动,随时将相关的情报送到论钦陵,还有其他吐蕃将帅的手里。

    同样的大唐骑兵也在死死的盯着南岸的吐蕃骑兵。

    在刘仁轨的眼里,北岸的吐蕃兵卒和吐谷浑兵卒已经砧板上的鱼肉,真正值得他提防的,是论钦陵何时会亲自切入战场。

    ……

    远处的南山山顶之上,一只苍鹰飞在高空之中。

    目光窥伺着前方整个东西长两百多里,南北长七十里的狭长盆地中的这一场激战。

    虽然无法看清更多的细节,但是超过五百人以上的军卒调动,瞬间就全部映入李绚的眼底。

    李绚如今已经率军运动到了第三条河,哈儿梗河的上游。

    这条河道笔直,河岸略深,但里面的河水却刚到膝盖,步卒都可趟过,都别说是骑兵。

    若说这里面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李绚回头,之前的两条大河,河水水量比这边要大的多,但吐蕃人并没有在上游做手脚。

    因为那两条河距离唐军大营太近路。

    几乎是在大军扎营的第一天,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