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

第十三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3/4)

昂然而出,却半点言语都无……因为,此时殿上尚有数十西凉甲士,虎视眈眈。

    “大人……”

    其余人倒也罢了,李儒大概是此时唯一一个敢挤到吕布身前,直接与董卓交谈之人。“到底该如何?”

    “迁都还是要迁的。”董卓收起笑意,一边前行一边凛然而应。“但黄琬说的也对,这种事情总得让三公都认了才行!”

    “那该如何是好?”

    “杀了刚刚糊弄我的郑泰,悬其首于……尚书台!”董卓在前龙行虎步,兀自言道。“然后去掉黄琬的太尉,杨彪的司徒,让他们当个光禄大夫好了,再问问朱儁要不要做太尉,王允要不要做司徒?然后迁都之事,立即着手准备。”

    “喏!”李儒跟在自己岳父身后,看着对方日渐肥硕的身躯,却是放弃了辩解的意图。

    “还有,酸枣既然已经会盟,还认了袁绍为盟主……其实我与袁绍之间,最大的分歧便在废立,此番酸枣会盟,也说什么‘至尊蒙尘’……万事由此而起,你便去杀了弘农王,绝了他们的念想,我倒想看看,天下只剩一个正经天子,他袁本初又该如何自处?”

    “喏!”李儒这次倒是干脆……毕竟,毒杀一个废帝,跟迁都这种事情相比,其实还是差一点的,债多了不愁。

    “不过!”董卓忽然驻足,就在南宫仰头望天言道。“郑泰此人虽是糊弄于我,可他所言的一些话到底是有道理的……关东联军从军事上其实不足唯虑,要论打仗,这十几万人怕是都不如公孙珣那山窝子里的两万兵马!尤其是酸枣那十来万人,令出多门,首尾难顾,我估计连调度起来都寸步难行,可以先缓一缓,等迁都后再议。倒是北面河内的袁绍、王匡;南面的袁术、孙坚,必须要有所威吓!奉先!”

    “末将在此!”吕布陡然一惊,然后赶紧拱手低头。“请相国吩咐。”

    “当日公孙文琪称赞你为世之虓虎,我是深以为然的。”董卓回过神来,扶刀睥睨而言。“这样好了,我封你为都亭侯,加虎威中郎将,领五千骑兵,为北面骑督;让胡轸领五千步兵,为北面步督;你二人一起,再去联合小平津、孟津、五社津三津都尉,合兵一处,累计精兵两万……替我好好教训一下河内的袁绍、王匡二人!”

    “喏!”吕布不由大喜。

    “还有南面!”董卓再度扭头看向了自己的女婿。“让李傕引一万兵去,再让守在南面的徐荣和李蒙不要理会关卡了,直接南下与我宰了颍川太守,再回来见我!”

    “中路呢?”李儒振奋之余,不由追问。“毕竟十余万大军在酸枣……”

    “也拜华雄为骑督,领骑兵五千去支援虎牢关!”董卓嗤笑道。“你们且看着,此地虽然兵马最多,却未必有大战事……”

    李儒无言以对……因为论打仗,他确实不如眼前这个已经肥硕到不堪地步的糟老头子。

    几句话便定下了两面出击一面防守的战役规划,董卓一时颇显奋发,但转过身来,其人却久久没有迈步。

    “岳父大人?”

    “相国?”身后几人不由失声询问。

    “我还是在想刚才嘉德殿上的那些人……”董卓摇头不止。“都是世家大族,为何有人如郑泰那般虚伪,有人却如王允王子师那般诚恳?有人如黄琬那般不知变通,又有人如荀爽荀慈明那般让人如沐春风?果然还是要论地方的吗?我生于颍川,为任并州,所以王氏和荀氏才没有弃我?”

    李儒沉默片刻,本想告诉自家岳父……那荀爽和他侄孙荀攸虽然都在洛中继续为官,可他侄子荀彧却早在废立之后便弃官归家,而且据说早在两个月前便带着一半族人以躲避战乱的名义去投奔了其颍川同乡冀州牧韩馥,同行的还有郭氏、辛氏……不过转念一想,李儒却也觉得没必要,因为人家真的情有可原,自家岳父可不就是刚刚把颍川再度变成战了场吗?

    那个名声好大的荀彧荀文若,数月前便已经完全料到了如今这个局面!

    “其实,公孙珣何必反我?”董卓并不知道自己女婿所想,只是继续摇头道。“他难道以为换成他来执政,这些世家大族便能真心对他?我就不信了,换成他,还能就不杀人了吗?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言罢,董相国这才扶着腰中宝刀,缓缓而行,继续出南宫而走。

    太原境内,五台山西南的滹沱河畔,公孙珣当然不知道董相国在南宫中对他的感慨,也不知道洛阳即将发生的巨大政治风暴,更不知道洛阳周边将要拉开何等精彩的一场军事好戏。

    实际上,身为卫将军和蓟侯,公孙珣此刻却在顶着寒风辛苦行军,甚至还要亲自背负柴草以作表率。

    话说,之前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农业而言似乎是好事,但是低温和寒风摆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