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正文 第六百零五章 认亲(2/3)

,虽说弟妹甘心与那些妇人为伍,没有鄙薄之心是好事,可她毕竟是有身份的,时常混迹一处那还了得?

    徐灏也有些惊奇,本来是薛氏自告奋勇深入内部,怎么这才几天,就被人家给洗脑了?

    既然如此大家也不劝了,他丈夫沈襄在身边不妨事,如此两边分开。

    三十里的平坦大道,马车加快了速度,到了城门已经是上灯时分,李冬带着人先走一步,此时等在城外。

    “少爷,王员外前年已然病故了。”李冬低声说道。

    徐灏微微点头,想起当年和凝雪投宿王家,王员外殷勤款待多日的盛情,心里很是难过。

    遗孀王夫人派了很多家人来迎接。进了王家,朱巧巧和陆素怀去了长房感谢。王夫人摆下宴席款待。

    徐灏在外宅询问管家详细情形,管家说道:“徐少爷,大前年我家老爷因中风一病不起,前年初春病逝。大少爷在四川做官,遣人来接太太过去奉养。这不住了一年多,太太思念故乡也惦记着家产,在四川也住不惯,上个月刚刚坐船回来。也是巧了。您若早来些时日,家里不剩几个人。”

    徐灏说道:“你带我去坟地拜一拜,已尽故友之情。”

    如此徐灏买了些冥纸火烛,骑马去了城外王家坟地,亲自上了三炷香,回来后有管事媳妇请他进去相见。

    进了内宅,自家媳妇丫头们捧着铜盆痰盂之类站在回廊里。鸦雀无声,朱巧巧素来规矩大,何况还是在外面。

    管事嫂子见徐灏不走回廊,而是从甬道上过来,赶忙迎上前来,拥着他进了屋里。

    见了王夫人。说了会儿话,这时管家进来说道:“外头有个本家的爷们要见太太,有个贴儿。”

    王夫人看那帖子上写着,侄孙英百拜,奇道:“这又是哪一支爆出来的?快去将族谱拿来查查。是哪支哪派,若没有再瞧瞧远族总单上有他的名字没有。”

    徐灏坐在朱巧巧身边。背后站着权美人,看着王家人分着细查族单宗谱,并无其人。

    管家又进来说道:“那个本家的侄孙,他说是个秀才,父亲那一代就在外游学,他回乡不久,没赶上年前的祭祀,所以未入族谱。说一定要见见太太,瞧着他很有些讨嫌,谁有工夫陪他坐着?”

    王夫人说道:“好生问问是哪一支派,我再见他,穷亲穷族家家都有,休要得罪了人家。”

    等管家出去了,王夫人对徐灏苦笑道:“素日我向来不管闲事,什么事皆是亡夫料理,如今儿女俱都不在身边,连个贴心人都没有。”

    朝廷规定官员不得回原籍做官,所以徐灏也没办法安排她儿子回来,不过倒是可以调往邻近省份,距离不远,如此一家人也能时常团聚了。

    徐灏说道:“王兄久在四川,也该进京历练几年。如此太太坐船几日即能抵达金陵,想回来也方便。”

    王夫人大喜,说道:“当日亡夫就说徐公子非是池中之物,果然不出数年即名动天下,我家也算得遇贵人了。”

    徐灏说道:“不敢当,王家家风我一向钦佩,尤其是故世的王员外,古道热肠为人忠厚,不想当年一别即天人永隔,令人伤感。今日能为王家尽一份力,我心里也欣慰些。”

    话刚说完,管家回来说道:“那人气大着呢,小人才开口问了一两句,他就大嚷大叫起来,说我不姓王,到你家来干什么?合着有钱有势,就该欺负我们穷本家嘛?还说要将小人送到族里打板子,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只得来请太太示下。”

    王太太皱起眉来,神色有些为难,说道:“这该如何是好?儿子儿媳不在身边,我又是没主意的。”

    朱巧巧走过去说道:“这有何难?凭王家和徐家通家之谊,此事就交给我好了。来时看见议事的崇本堂,叫灏儿焱儿陪着咱们娘们一起去见他,当面问问他的宗派,若是真的也就罢了,无非是来打打秋风,给几两银子也就打发了;若是假冒,非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王夫人喜上眉梢,能有徐家的奶奶代为出头自然再好不过了,而徐灏也很欣慰,这些年王家从未找上门来求过任何事,如此正派的人家,求都求不来呢。

    朱巧巧和王夫人出来,两家的丫鬟媳妇一大群人也跟着出来,到了崇本堂,叫人去请那本家进来。不一会儿,徐焱和七八个家人带着秀才大摇阔步而来。

    徐灏见他约有三十多岁,瘦面短须,耸着肩驼着背,带着一顶旧方巾,穿一件深蓝色棉布旧道袍。就凭这副天生的仪表,如果没有过人才华,大概一辈子只能止步于秀才了。

    王夫人刚要迎出去,朱巧巧拉了她一下,微微摇头,接着淡淡的道:“进来相见。”

    那王英听见了,反而没了先前的倨傲,几步走进厅内,见年纪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