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晚没有找到,偏偏就是在肖嬷嬷主动提起的时候,就出现了。
而如果梅妃回宫,成为太后,苏云清少不得要每日请安拜会。
一想到将要再次见到梅妃,苏云清觉得心中紧张起来。而她也同时想到了,尉迟澈可能在承受的压力。
大臣们无一不是以孝道为先,失踪的梅妃出现,即使是源自一个民间传闻,他们也必然不会当做没听到。
可现在成为新帝的尉迟澈,却还是处于矛盾之中。
“红月,备好凤辇,本宫要去朝堂看看皇上。”苏云清吩咐道。
红月知道她心急,便也不再劝说什么,而是去通知宫中的人备好凤辇。
苏云清乘了凤辇,往朝堂方向而去。经过一处亭子时,恰巧便与肖嬷嬷相遇了。
肖嬷嬷虽只坐了一顶小轿子,却是好不威风,前面还有专人负责清路。
因为肖嬷嬷的身份,苏云清也说不得她,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给青后娘娘请安。”纵然不愿,肖嬷嬷还是主动停了下来,给苏云清请安。
宫中路上遇见,依照地位高低,理应互相避让。
“肖嬷嬷这是要去哪里?”苏云清扫视了一眼肖嬷嬷。
她今日比往常要穿得郑重一点,似乎是有着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
“青后娘娘不也同样是要去朝堂之上吗?”肖嬷嬷笑道,“早说晚说都是一样,娘娘自然是可以与众位大臣们一起听到的。”
“母妃真的回来了?”苏云清问道。
肖嬷嬷听她这么称呼,反而觉得不自然起来,在她心中,实际上苏云清并非是皇后的最佳人选,更不该如此称呼梅妃娘娘。
“老身还要赶时间,就先走一步了。”肖嬷嬷道,“青后娘娘莫要怪罪。”
说着,肖嬷嬷的小轿便率先走远了。
苏云清的凤辇抬起,也重新启程,心情却算不得好。
她隐约觉得,此刻的平静,就像是龙被压到了水底,如今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直觉告诉苏云清,肖嬷嬷很可能已经找到了梅妃,只等着今日到朝堂上说了,好让尉迟澈有所行动吧。
肖嬷嬷的小轿,自然速度不如苏云清的凤辇。
等肖嬷嬷赶到朝堂之时,苏云清也后脚便到了。
肖嬷嬷走到了殿外,没有尉迟澈的通传,她是不敢直接进殿的。即使是她有些身份,也不能如此堂而皇之。
在几个太监与宫女的簇拥之下,苏云清被迎上了龙位。
尉迟澈伸手过去,握住了苏云清的手。
看到一袭凤袍的苏云清就这么与尉迟澈并肩而坐,下面的大臣们隐隐有了议论之声。
不过大臣们也并未脱离先前的廷议之事,只是短暂静寂了一阵,便又开始说起话来。
“皇上,民间已经有了传言,皇上您就不能置若罔闻了,若能够派人寻回太后,才是大昭国运畅通之理。”一位大臣率先站了出来。
跟着,便又有人响应:“太后娘娘在外漂泊,未免惹人议论,陛下为了自己的名声,也要早日接回太后。”
“众位爱卿所言,朕知道了。”尉迟澈眸中淡漠,“不过太后如今还不知下落,现在突然议起,只因为一个流言,未免过于轻率。如今百废待兴,诸位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太后娘娘并非不知下落,老身已经知道娘娘现在何处了。”肖嬷嬷直到此刻,才缓缓走了进来,看向众人。
肖嬷嬷走上殿时,瞬间便吸引了百官们的注意。
因为肖嬷嬷是尉迟澈的奶娘,从前有些官员也是见过的。肖嬷嬷突然出现,又说了这番话,难免不让人心生疑惑。
“敢问嬷嬷,太后娘娘现在于何处?”一位大臣问道。
“皇上,老身已经打听出来,如今太后娘娘就在京郊的护国寺之中。而且已经苏醒过来了。”肖嬷嬷道。
“可喜可贺啊,陛下!”大臣们闻言,均是高兴不已。“既然太后娘娘回来了,就该早日接回了。”
不过他们虽然这样说着,却也时不时就看看尉迟澈的脸色,毕竟做主的人正是尉迟澈本人。
苏云清不觉转身望着尉迟澈,看他一双好看的眼睛,此刻满是忧愁,就有些忍不住为他担心了。
如果尉迟澈接回梅妃,可能心里不太舒服的人,只有她和尉迟澈。其他人都是皆大欢喜。
但如果尉迟澈不接回梅妃,必然会招致大臣们的非议,就连百姓也会痛骂尉迟澈的不孝的。
接,或者不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