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青梅

110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1/4)

    谢锦词提着竹篮,刚拐进长安巷,远远便瞧见一群小婢女排着队从某座府邸走出来。

    她愣了愣,随即低头去看自己的衣裳。

    牙白罗裙、浅杏红半臂。

    这些人,怎的全都和她穿得一样?

    离得近了,她发现这些女孩儿竟是从陆府出来的。

    镶金砌玉的府门大敞着,隐约可以听见陆景淮的声音:

    “不买了不买了,没一个像阿锦,这一百两,当做小爷我赔给你的损失费!”

    心里咯噔一跳,谢锦词想也不想,拔腿就钻进了沈府后门!

    看来,她以后出门再也不能穿女装了。

    沿着抄手游廊一路行去,惯来僻静之地,如今喧闹非凡。

    放榜仅一个时辰,前来道喜的人却把凌恒院挤得水泄不通。

    谢锦词费了好大劲儿才钻进正屋,瞧见赵知州亲自到场,正端坐上座,与沈老爷畅谈吃茶。

    她家小哥哥仍穿一身青衣,笑吟吟立在一侧,看上去温和雅致,光华无限。

    站在一旁的还有一位男子,身材瘦削,穿一袭华贵紫袍。

    谢锦词没有见过他,不禁多看了几眼。

    那人五官清俊,一双眼却颇为狡黠,笑起来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狐狸。

    丧子之痛,令赵先霖消瘦了不少。

    他虚指了一下那位陌生男子,对沈腾道:“此乃犬子,名唤继水,家中生意多数已交由他来打理,日后还望沈老爷照顾一二。”

    谢锦词眨眨眼睛。

    原来这便是知州家的二公子。

    赵继水上前一步,向沈腾见礼,几人又客套了一番,话题才又回到正轨。

    赵先霖虽容色黯淡,可谈笑风生的话语之中,皆是锦绣前程。

    谢锦词突然想起,过了今冬,小哥哥就得去上京参加春闱会试。

    一旦中榜,便是鱼跃龙门,身份再不同往昔。

    他会久居上京,会在朝堂上步步高升。

    也许他再也不会回到临安,再也不会回到这座凌恒院。

    浔江河畔既明桥边,再也不会有一位青衣公子,闲庭信步,笑着考问她那座桥的来历。

    谢锦词望着少年,不知怎的,竟不敢上前。

    原本的欢喜,逐渐化作不可言说的茫然与失落。

    沈长风保持着得体微笑,余光却瞧见一抹小小的身影,挽着个装满菜蔬的竹篮,失魂落魄地挤出人群。

    纤弱背影,细瘦得可怜。

    ……

    因着沈家三个子弟皆中了举,沈府大摆晚宴以作庆贺。

    来客多是临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送的礼物贵重繁多,几乎摆满了半座凌恒院。

    可宴席上,也并非全是欢喜。

    郭夫人端坐在女眷之中,目光透过琉璃围屏落在一抹青影上,好似要把沈长风盯出个窟窿来。

    明明她费尽心思、花费无数钱财才从赵知州手里抠出秋闱试题,早早地叫廷逸做准备,原以为榜首定是廷逸,谁知竟是这个私生子!

    最最要命的是,廷逸在这般有利的条件下,居然只考了最后一名!

    提前拿到试题,作弊都考不过沈长风,真是丢人!

    郭夫人怄得紧,实在吃不下东西,干脆借着更衣之名起身离席。

    她行至偏厅,在圈椅上坐了,喝了两口冷茶,好叫自己怄火燥热的心冷却下来。

    顾明玉紧随而来,笑容俏丽,“母亲,廷逸表哥中了举,您为何不高兴?您放心,等明年春闱会试,廷逸表哥定然会考得更好!”

    她如今已是沈廷逸的妾,自然要改口,唤郭夫人一声母亲。

    清白已失,沈家又不肯给她正妻之位,纵便再如何不乐意,也得先忍下来。

    趁着郭夫人对她尚有一丝怜爱,她必定要好好表现。

    若能尽早怀上男胎,到时再让远在恒阳的娘亲好言相劝一番,说不定她还有扶正的机会。

    这么想着,她极为温顺乖巧地给郭夫人添茶,“秋夜寒凉,母亲喝冷茶当心染了风寒。”

    郭夫人正在气头上,见谁都觉得心烦。

    她本就心火盛,想喝些凉茶浇浇火,偏这外甥女儿还如此不懂事!

    她大力拂开顾明玉的手,将怒意全撒在她身上:“都是你晦气!若非你在秋闱前勾引廷逸,他也不至于只考这个名次!”

    她力气有些大,顾明玉没注意,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