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青梅

038 痛快些,每月一两银子如何?(2/3)

袋,扭着屁股躲进竹笼里。

    提到做汤,谢锦词更加慌乱茫然。

    她想起自己明明是去景和街买菜的,菜没买回来,却带回来了一只鹅。

    可她买鹅的初衷并不是杀了炖汤……

    沈长风弯着桃花眼,饶有兴味地观察小姑娘的神色变化,“妹妹还站在那里作甚?鹅都知晓自己进笼,你还不快去把它宰了?”

    “轧轧……”

    白鹅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瑟缩在竹笼角落,黑溜溜的小眼睛十分无辜。

    “小哥哥!”

    谢锦词忙挡在竹笼前,“这只鹅很聪明的,不仅能看家护院,还能下蛋吃……不可以杀!”

    少年挑眉,“妹妹的意思是,要养着这只鹅?”

    小姑娘麻溜点头。

    “呵呵,也不是不可以。”

    少年懒懒勾唇,“我养妹妹一张嘴,已经很不容易了,如今又多了一张嘴,该如何算?不如,这只鹅的吃穿用度,便从妹妹的月钱里扣吧?我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主子,痛快些,每月一两银子如何?”

    谢锦词:“……”

    先不论鹅有没有吃穿用度这一说法,她每个月的月钱也就只有一两银子而已啊!

    若是每月都要拿出一两银子养鹅,那她岂不是一文钱也存不到?

    正犹豫着,少年优雅迈步,朝着竹笼而来。

    白鹅惊恐地低叫起来。

    谢锦词以为他要抓鹅,心头一紧,小跑着上前将人拦住,妥协道:“一两银子便一两银子!反正这只鹅不能杀!”

    “妹妹这么紧张做什么?”

    沈长风微微一笑,揉了揉她的花苞头,弯身接过她手上的食盒,“我不过是来取我的乌鸡汤。”

    于是,每月出一两银子养鹅的事情,就这样一锤定了音。

    解除了危机的大白鹅又开始无忧无虑地四处转悠,谢锦词却恹恹地坐在屋外石阶上,看着那盆茎叶翠绿的长寿花发呆。

    白鹅偶尔会踱步到前院,仰着脖子冲她叫两声,见她没什么反应,又摇摆着翘臀绕回到池塘边,惬意极了。

    天空高远,阳光从云层间落下,却带不来一丝暖意。

    寒风吹过,冷冽刺骨,身穿单薄半臂的小姑娘环抱双膝轻轻发抖。

    以前在扬州,这种时节她早该换上冬衣了,虽说她的冬衣都是堂姐穿旧了的,但好歹也能御寒保暖。

    正想着,一个年纪稍大、身形略显壮硕的婆子端着个托盘姗姗而来。

    谢锦词定睛看了看,马上认出来这是大房的管事吴妈妈,她之前在紫藤院见过的。

    小姑娘连忙站起来,向前迎了几步,嗓音甜甜地打了声招呼。

    吴妈妈冲她点点头,把托盘递到她手里,“这是你们院儿的冬衣,记得分配下去。”

    谢锦词看着盘中缝制精良的锦缎细袄,仿佛已经感受到了穿上它之后的融融暖意,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多谢吴妈妈!”

    吴妈妈应了一声,随口问道:“四公子呢?可是在房里温书?”

    不待谢锦词回答,她忽然俯下身子,压低声音道:“大夫人交代的事情你可莫要忘记了,到时候,奖赏你的可不止这几件冬衣。”

    小姑娘脸色霎时一白,端着托盘的手,倏然收紧几分。

    (吴妈妈:“你这是什么反应?怎么?我是容嬷嬷还是魔鬼?”)

    吴妈妈离开后,谢锦词在冷风中站了许久。

    她僵硬地伸出手,拨了拨托盘中的衣物。

    除了最上面的几件袄裙别致精美,底下的全是一些粗布夹棉的糙袄,有小厮的,也有婢女的。

    那几身婢女的冬衣明显不是她穿的尺寸。

    小姑娘歪了歪头,眼露困惑。

    在凌恒院,她并不记得还有其他婢女。

    那么这些多出来的冬衣,究竟是为谁准备的呢?

    问题很快有了答案。

    三日后的傍晚,南霜背着包袱,神色愁倦地踏入凌恒院。

    彼时谢锦词正踮着脚在院儿里抢收衣服。

    天上黑云低矮,周遭狂风呼啸,暴雨欲来。

    她得赶在下雨之前,把晾晒在竹竿上的衣裳收到屋里去。

    小姑娘抱着层层叠叠的霜白中衣和青衫,回头就看见南霜站在廊檐下,纤瘦的身子在风中摇摇欲坠。

    也不知她经历了什么,短短几日不见,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双目染着血丝,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