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晖

第四〇二章 红色战争计划;舟艇斥候队和抢滩选锋营(3/3)

研发的。

    纵然朝中某些人不太看得起这样一个似乎是一朝得幸的后起之秀,也得在表面上认真听取意见。

    没办法,谁叫人家确实有两把刷子呢。

    通过分别召开士兵总结会议和军官总结会议,陆战一旅复盘、分析了南洋战役中的登陆行动,并指出了诸多问题和缺陷。

    作为最早上岸的先遣分队,侦搜营的能力仍然不足,缺乏足够的攻坚、清障能力,开辟登陆点的效率不够高;登陆时的烟幕掩护协调不够精密,许多登陆艇因为混淆参照物而偏航;诸如此类的疏漏还有不少。

    基于这些经验教训,周长风认为需要调整编制,乃至扩大海军陆战队的编制。

    不过海军方面不太乐意,觉得陆战师所需的运力太大了,比较累赘,像现在陆战旅这样精简的编制明明恰到好处。

    因此周长风在斟酌以后便没有再考虑陆战师了,他将陆战旅编制中原本的侦搜营缩编改为舟艇搜索队,并增设一个抢滩战斗工兵营。

    舟艇搜索队主要执行抢滩行动发起前的纵深渗透侦察任务,摸清登陆场的水文和地形,以及敌军的防御火力配系。

    抢滩战斗工兵营则是第一支登陆分队,负责遂行爆破清障、攻克碉堡的作战任务——敌军布置在海滩上的铁丝网、鹿砦、拒马等障碍物会严重影响大部队登陆和展开战斗队形。

    二者均执行的是高危中的高危任务,这些官兵自然也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任务成功与否甚至可以说决定了登陆作战的胜败。

    海军方面对于他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提议非常满意,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除了现有的海军陆战队作战单位以外,大明海军还要再组建一个陆战旅和一支直属的特种部队。

    不过朱泠婧对周某人增设的支援单位不太满意——抢滩战斗工兵营?这个名称太冗长了,不好听。

    「凡用兵之要,必有选锋」,既然是全军之先锋,听朕的,就叫抢滩选锋营!

    就这样,在最终定稿印发的编制册中,抢滩战斗工兵营变成了抢滩选锋营,而舟艇搜索队也改成了舟艇斥候队。

    除了编制上的调整,技术装备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换代了。

    三五式两栖坦克毕竟是战间期研发的东西,时至今日即将落伍,下一代两栖坦克的研发任务也需要提上日程了。

    宽度必须控制在3米以内,以适配大明海军的登陆舰,战斗全重在10吨左右,搭载一门48㎜坦克炮或一门20㎜机炮,以及两挺7.36㎜机枪;

    防护能力不做过多要求,能够抵御12.7㎜大口径机枪弹和装药120g以内的普通反步兵地雷即可。

    (本章完)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