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这张老三家里藏了这等尤物,看把他给迷惑的。
张老大的媳妇开口就要骂。
张老三的媳妇了解她的性子,赶紧拉住她,冲她使了一个眼色。
她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嘴。
“大嫂,这两位可是过来收老爷子商铺的,这可是咱们的财神爷,你可别咋咋呼呼的把人给吓跑了。”
张老大的媳妇这才注意到,这女子的旁边还站着一个男子。
气质不凡。
她多看几眼,就愣了神,也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张家老-二的脸消瘦消瘦的,他面色黝黑,眉毛很淡,两只眼睛灰不灰,黄不黄的,一点神韵都没有。
他还没有娶亲,自然也就没有这些烦恼。
相比起张老大-和张老三,他看待一些事情更理智一些。
他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你们这吵吵闹闹的,还不是让咱们的客人到这里看笑话了,好在现在咱们的人都到齐了,有啥事也好说啥事,人家是做大生意的,可不要耽搁了人家的功夫。”
这一院子的人还真就不吵不闹了。
刘杏儿看了一会热闹,心下了然。
这一大家子一惊一乍的,这掌控大局,拿的下主意的,还是这张老-二。
她这找准了目标,也就找到能说上话的人。
她笑盈盈的,客客气气的喊了张老-二一声“哥”。
“哥,这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客栈最近这些时日准备做扩建,隔壁的碗罐铺子已经转到咱们福来客栈的名下了,另外就是你们老爷子的伞铺子,他是死活都不愿意让,我们这是没有办法,才四处打听了,找到你们哥三个,和你们商量商量这件事!”
张老大的媳妇听了这话,骂了一句。
“这老爷子怎么真的是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要固执,他那间破铺子一年能赚几个钱呀!干嘛不让出来呀!”
张老-二瞪了她一眼
“头发长见识短的家伙!男人家说话你们这些妇人少插嘴!”
张老大的媳妇气的咬牙切齿的。
可硬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张老大不敢惹张老-二,又怕她家媳妇生气,推了推她的肩膀,哄了哄她。
张老大的媳妇只是斜着眼睛翻白眼。
张老三和他媳妇了解他这个二哥的脾气。
他既是开口说了话,她们夫妇俩也就不会多插嘴说话。
张老-二的表情严肃。
“不卖?他为什么不卖?”
刘杏儿皱了皱眉,表示无奈。
“哥,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你们大概也知道这石头镇的气候,哪里是能做伞铺生意的,换作是其他的伞铺早就活不下去了,可是你们家这位老爷子了不得啊!那手艺在石头镇是没话可说的,若是……”
刘杏儿摇了摇头,表示无奈。
张老爹爹有些手艺,他们三兄弟都是知道的。
张老爹爹就是靠着这门手艺,把他们兄弟三个养活大的。
只是他们三兄弟都没有这么一双巧手,各自分了家之后,都在大育村种点田,养些鸡鸭鹅的,糊口饭吃也还过得去。
张老爹爹究竟手艺如何?
他们三兄弟就不清楚了。
这镇上做油伞的手艺人多了去了。
大伙儿只会在乎这天要下雨了,只要有伞避雨就成。
谁会在乎这伞做的有何讲究呢?
张老-二问。
“若是什么?”
刘杏儿叹了一口气。
“哥,你知道一把油伞能卖上怎样的价钱吗?”
张老-二说。
“差不多也就二十文左右吧!”
刘杏儿摇了摇脑袋。
“错!像张老爹爹那样的手艺放在西城那至少是四五十文左右,咱们和张老爹爹也算是多年的老邻居,他这营生究竟如何,咱们是看在眼里的,抛去毛利一年都能赚十两银子。”
张老三有些不屑。
“一年也就赚个十两银子,他自己留了四两过生活,咱兄弟三个分下来,每个人才得二两银子,二两银子一年下来能用来做些什么?”
刘杏儿瘪了瘪嘴。
都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这张老爹爹是养了三个啥儿子。
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就赚个十两银子,自己留了四两过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