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两赋

第七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2/3)

弟喜欢什么便点些什么吧。“

    孟康知道他为人正直,不愿受人恩惠,更不会像山野村夫一般无力,故此也不强求着让他点菜。

    孟康问道:“你这有什么酒?什么菜?“

    小厮掰着手指沉思片刻,随后笑而答道:“小店有米酒,竹叶青酒,即墨老酒,高粱酒,杜康酒,梨儿酒,猴儿酒,百草酒,葡萄酒,梨花酒,西凤酒,还有本店最著名,一年只产一勺儿的山岚酒!“

    种类千奇百怪,孟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种类繁多,不知那种好吃,一样儿来上一瓶。“

    小厮见他出手豪爽,脸上虽透着高兴,却无半点惊讶之色,似见怪不怪。

    小厮善察言观色,一瞧孟康对卓一凡十分尊敬,似乎是个贵客,便有意多说几样,让他一一买单。

    小厮打定主意,立即说道:“这有酒无菜岂不可惜,小店的招牌菜有八宝烧鸭,牛舌百味羹,葱油泼兔肉,油炸酥肘,碳烤脆乳鸽,点水河豚,蟹酿橙,喝了酒还要来点甜点小吃不是,再来一壶清热去火的凉茶去腻,最后一盘来一盘四季馒头清清酒气如何?“

    孟康也不问价钱,只吩咐了一声:“上。”

    小厮牙花子都要笑出来了,这一桌子菜还不要个二三十两,到时跟老板娘提起,定然会重重有赏,他应了一声,转身乐颠颠儿的往门外走去。

    飞快地跑到楼下,将适才所说的酒菜,如数又报了一次,厨子也顾不得那些散客,只专心先做孟康的酒席。

    孟康十分高兴,他平日里就喜爱武学之道,可惜无人点拨,今日遇到了卓一凡,定然要好好请教一番。

    可卓一凡却愁容满面,心事重重,他本无意说来,却奈何藏不住事,便正色于孟康说道:“小兄弟,你乃是此地的理邢千户,年俸几何?”

    孟康见他有此一言,不知所为何事询问,心道:“这老小子在江湖上打抱不平,行侠仗义,难不成是将我认做贪官了?“

    孟康心里有数,也不戳破,他问什么便答什么:“哥哥,我乃是从六品理邢千户,月俸三十两银子,另有其他封赏,也没个定数,一年到头能有个三五百两。“

    卓一凡长叹一口气,苦口婆心道:“小兄弟万不可做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岂知,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作恶自有天收。“

    孟康闻言仰天长笑,卓一凡不知他笑些什么,便追问了一句,孟康摇了摇头,摆了摆手,笑过了劲儿,这才说道:“哥哥有所不知,我虽是浔阳县的理邢千户,却也是此地的商贾,百姓那点养家糊口的小钱,小弟绝不会贪。”

    卓一凡半信半疑,孟康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哪里看不出来脸色?孟康从怀里拿了一封信出来,将此物交给卓一凡。

    卓一凡虽满腹疑惑,却仍旧接了过来,上眼过目这才打消顾虑,紧皱着的眉头逐渐松下,挂上一副笑脸儿,起身赔礼:“孟兄弟勿怪,我也是……我也是多虑了,平日里见了太多贪官污吏,这才由此生疑,莫怪!莫怪!“

    他所看的并非是旁物,乃是孟康初年上任尚为县尉时,为百姓申冤,而得的一封万民信,写有县上不少人的名字,更是按了手印,末尾只写了孟康的名字,还附带了一句在世陆贽。

    孟康虽是杀人如麻,平时也做些恶事,却不曾是个心胸狭隘只人,孟康笑道:“若卓大哥知道我是个小人,仍然与我深交,我还瞧不起你哩!”

    他知卓一凡嫉恶如仇,若说些虚情假意之言,他定然不喜,似骂非骂,他倒反而会觉得孟康实在,孟康深谙官场之道,更何况是卓一凡这等江湖中人。

    自然是对孟康钦佩有加,卓一凡打消顾虑,卸下心防,二人闲聊起来,从平日些琐碎闲杂,聊到这江湖事来,听卓一凡讲述平定西北马贼,拳打江湖四恶,又说起自己的师弟与师父,还有魔教之流的事。

    孟康听的俩耳竖起,双眼放光,正待他全神贯注之时,门外小二推门而进,端来数瓶美酒。

    小二走到近处,孟康闻到一身酒气,更是感觉这人手脚细嫩,不像个端茶倒水的杂役,疑惑道:“之前那厮呢?怎么换人了?戴什么罩子?难不成你是个贼人?“

    那小二有些面生,一身衣服极不合身,满身都是酒气,带着面罩露着鼻子,还是个酒糟鼻,双手颤抖,害孟康生怕他将自己的酒给打翻,赶忙将托盘拿了过来。

    那小二听孟康此问浑身一颤,咳嗽几声,道:“小人偶感风寒,怕传给二位大人,这才带个口罩,之前那人腹痛难忍,这才找我来替他送酒。“

    孟康听他说来句句合理,倒也不生疑,吩咐他出去时将门带好,小二答应一声退门走出,将门带好。

    卓一凡讲的尽兴,也不细看,只见上了美酒,便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