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

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2/3)

然而世事无常,柴荣却是时运不济,仅仅几年之后就突然病故,只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幼子继承皇位,最终连他的江山和他统一天下的壮志也被赵匡胤所继承。

    杨渥自己虽然如今还只有二十多岁,不过在这个时代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像壮志未酬的柴荣一样突然病亡呢?他可不会相信自己真是什么天命所归。

    这时候,有侍女向杨渥走过来,乃是杨渥母亲史夫人身边的侍女,所以侍卫没有阻拦她,直接放她过来。

    “大王,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下,说是有点事情想和大王商量一下!”

    杨渥此时正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没有听到侍女的话。

    “大王,大王!”一旁,范遇见杨渥突然皱眉沉思,不由得小声提醒道。

    “嗯?有什么事吗?”杨渥这才反应过来,皱眉向侍女询问道。

    “大王,太后娘娘请大王过去一趟!”侍女连忙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此时乃是午后空闲时间,杨渥和范遇二人又是在园子里一边闲逛一边闲聊,所以侍女才敢在此时过来打扰。

    若是他们在书房之中讨论正事,这些侍女下人们除非有真正重要的急事,否则都要等到杨渥的正事忙完后才敢过来汇报。

    “孤知道了!”杨渥点点头。

    他知道他的母亲史夫人应该是为了之前答应杨隆演等人前往湖南前线而感到不满,可能还想劝一劝杨渥。

    这件事自然不是什么急事,所以杨渥也不急着过去。

    打发了侍女离开后,杨渥接着向范遇道:“既然刘隐和卢光稠二人都病重,他们怎么说也是孤名义上的臣子,那么就派个使者前去探病吧,你们长剑都的人到时候派个人一同前往,也好摸一摸虔州和岭南两地的底细!”

    “是,臣遵命!”范遇躬身道。

    感慨归感慨,正事还是要办的。

    如今对岭南动手的时机显然还没有成熟。

    一来如今湖南、虔州等地都没有落入吴国手中,要动岭南的话,要么从海上发起进攻,要么就只能从福建发起进攻。

    从福建走的话,距离实在太远,加上福建多山,后勤辎重难以跟上,并不是最好选择。

    从海上进攻则风险太大,当初进攻一个小小的耽罗岛,结果一场风暴过后,五千人的船队就损失了近千人,这都能比得上一场大规模战役的损失了。

    所以从海上发起小规模的突击还行,若是想从海上发起大规模进攻,光是那巨大的风险就不是杨渥愿意承担的。

    当然,第二个原因更加重要,对于吴国来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敌人要一个一个的击破,如今岭南和湖南两家并没有联合的打算,那么这就是吴国对他们各个击破的好时机,没必要在现在就进攻岭南。

    此外,杨渥记得在刘隐时候正是由他的弟弟刘龑继承。

    不得不说,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有时候兄终弟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将权利交给自己的弟弟总比交给没有多少威信的儿子的好,至少不用担心自己死后被外姓所趁。

    有刘龑在,岭南就很难发生动乱,自然不会给吴国可趁之机。

    这样一来,杨渥还不如按照原本的计划先攻下湖南和虔州再说。

    打发了范遇之后,杨渥匆匆前往史夫人处。

    一问之下,果然是为了杨隆演几人之事。

    当初杨渥十五岁的时候第一次上战场,史夫人也是急得不行,不过那时候大事都由杨行密说了算,所以史夫人也无法干涉到杨行密的决定。

    而如今杨渥当家,史夫人自然不会再像当初那样只能着急的在家中等着,而是劝说杨渥不要让两个弟弟前往。

    对于史夫人的心疼自己孩子,担心他们的安全,杨渥自然也能理解。

    不过他的决定却是不会改变,尤其是在刚刚得知刘隐病重的消息之后,他更加觉得在自己的长子还年幼的情况下,自己的几个弟弟也要好好培养,以防不测。

    所以让杨隆演等人去战场上见识一下也是好事。

    史夫人见无法劝说动杨渥,又听他反复保证了杨隆演二人的危险,最终只好作罢。

    不过随即史夫人便带着王太妃、周梦洁等人一同出宫去了金陵城外的栖霞寺,又是供奉又是祈福,让杨渥听到之后连连皱眉,却也无可奈何。

    ……

    袁州城外,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正在肃然整队,似乎即将迎接着上级的检阅。

    “老王,听说了吗?我们要不了多久就要再上战场,对潭州用兵了。我如今已经在军中征战五年时间,已经到了提拔为厢指挥的年限,若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