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

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围(2/3)

个人里,除了突骑指挥使曹修他没有见过外,其他两人以前都见过。

    此时,李从珂借着火把的光亮,从城墙上远远望去,很快就确认,对方两人的确不是冒充的。

    这一下,他心中更加不安起来,难道说晋王大军已经被击败了,这三人被敌军俘虏了?如今来当吴军的说客?

    若是这样的话,连晋王身边的亲信将领都被俘虏了,只怕晋王的大军败得很惨啊。

    又或者说这三人是私自投降吴军?但这种可能也不大,毕竟三人都是晋王的亲信,或许其中一人投降吴军的可能还有,但三人同时背叛的可能却不大。

    当然,也有可能是晋军与吴军和谈了,晋王打算将他们这支孤军撤回河北去,所以派三人前来传令,这种可能也是有的,不过即便李从珂脑洞再怎么大,也不敢轻易相信。

    历史上的李从珂作为后唐的末代皇帝,给人的印象或许就是昏聩无能,有勇无谋;然而实际上,此人在统兵作战时,却多有谋略。

    在反复思考一番后,李从珂觉得或许第一种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后,他当即便想着是不是要把这三人赶走,免得他们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影响到守军的军心。

    不过转念一想,即便将这三人赶走用处也不大,毕竟若真的是晋军大败,那么吴军总有机会借此搅乱守军军心的。

    此外,这大半年时间里,郓州对外的联系都被完全切断,李从珂父子也急切希望能得到最近的消息。

    所以他最后决定,并不出面与对方交谈,而是直接命人用篮子将三人吊入城中,然后立即控制起来,严禁他们与外人解除。

    他自己则迅速派人去请李嗣源过来。

    和李从珂一样,在得到三人到来的消息后,李嗣源也是大吃一惊,当即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老三,你确认这三人的身份吗?不会是冒充的吧?”

    “父亲放心,孩儿仔细确认过,不会有错的。”

    “那你问过他们话了?”

    “还没有,孩儿将这三人单独关押起来了,不敢让其他士卒与其接触,就等着父亲前去问话呢。”

    李嗣源顿时点了点头,对李从珂的处置深表满意。

    若是晋军真的大败,而三人真是被敌军俘虏后派来劝降的,那消息传出后,不知会对守军士气造成多大影响。

    如今李从珂直接将三人关押起来,他们就能从容布置,尽量将削弱其影响。

    父子二人连忙去面见三人,一番交谈后,顿时心都凉了半截。

    晋王统领的援军在渡河与吴军交战后大败而归,精锐将士折损三万余人,连杨刘南城如今也彻底落入吴国手中,他们这支深入敌后的孤军将永远等不到援军的到来了!

    作为当初提议率军突袭郓州的人,李嗣源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必将冒着极大风险,而且还很有可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孤悬敌后,得不到任何支援。

    然而他还是这么去做了,让他做出这般决定的,主要就是因为他对晋王有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等到晋王率领的援军赶到。

    然后这大半年时间过去,最终等到的消息却是晋军惨败的噩耗。

    没有了援军后,他们这支孤军位处十多万敌军包围之中,如今是真的陷入死地了。

    “投降?不,决不!”

    投降的念头刚刚升起,便被李嗣源从心里掐灭。

    忠臣不事二主,至少目前来说,李嗣源对晋王的忠心还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心中也没有半点背叛晋王的想法。

    这时,李从珂小声道:“父亲,这三人该如何处置?”

    “这三人,背弃大王,合当问斩,大王不能亲自惩处,某便为大王杀之!”李嗣源想都没想便答道,这也算彻底绝了投降的可能。

    不久,三颗头颅便被挂起,守军将士们见了后纷纷惊疑不定,但李嗣源暂时却没有解释的打算。

    处置了三人后,李从珂满脸焦急的问道:“那么父亲,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李嗣源沉吟半晌,终于毅然道:“还能如何,当然是立即突围!”

    “突围?”李从珂愣住了。

    他虽然自负骁勇,便是万军从中也敢单骑冲阵,但眼下城外的吴军至少都有四五万人,再加上吴军击败晋军主力,又攻占杨刘后,肯定还有更多军队源源不断赶来,郓州城中的守军可以说插翅难飞,想要突围,基本没希望。

    李嗣源却道:“如今的局势,即便不突围也没希望,我军士卒原本就只有五千人渡河,又经过这大半年时间的不断消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