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公为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偷天换日 上(2/3)

立马砍了我?你开什么玩笑?”

    “大人,病也分很多种,伤寒是病,疯病。。。不也是病吗?”纪纲的声音低低的,带着一股子阴沉。

    “疯病?”郑峰的眉头皱起,但随即又摇头道:“平白无故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就疯了?”

    “大人,疯病这东西确实不好得,一般来说,除非是受了什么剧烈的刺激,不然就疯不了。但属下恰好知道有一种情况,人也是会疯的。”

    “哦?”郑峰来了兴致:“说清楚些。”

    “是。”纪纲凑到近处,低声说道:“不知大人可知道疯狗病?”

    “疯狗病?”郑峰想了想,摇头:“没听过。”

    纪纲解释道:“小的在老家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好端端的汉子,只因为被一条狗咬了一口,人便起了变化。怕光,流涎水,神智不清,而且见人就咬,样子甚是怕人,跟疯狗一样。当地人都说这人是被二郎真君的哮天犬给咬了才出的问题,大人不妨照葫芦画瓢,也来上这么一出?”

    “被狗咬一口?”郑峰想着想着,身子猛一哆嗦,不悦道:“老子是不想死,但也不想疯。你这主意忒也不靠谱了。”

    “大人有所不知。”纪纲复又说道:“小人后来曾找几个叫化子试过几次,发现被正常的狗咬了其实什么事儿也没有,唯有被疯狗咬了才会出问题。大人若敢赌一把,小人为您找条好狗来,您只需咬咬牙,剩下的就是演出戏就行了。”

    “好狗咬就没事儿?你有多大把握?”郑峰问道。

    “十成把握,保证万无一失。”纪纲斩钉截铁的声音充满了自信的味道。

    “这。。。”郑峰还是有些犹豫:“你让老子想想。”

    “大人。”纪纲催促道:“您若真有心,可要早下决定。毕竟从被咬到发病,中间还隔着几天,若是等那边会试的卷子重新审阅完了您再疯,那估计就算是真的,皇上也不会放过您了。”

    “那。。。那你先找去把狗准备好,就这一两天,你让老子好好想想。”

    “好。”纪纲点头应承。

    “别跟别人说啊。”郑峰不妨心的嘱咐道。

    “大人放心,小的自然懂得规矩。”

    。。。。。。

    贡院之中,一众新任的阅卷官正在紧锣密鼓的复阅着所有举子的试卷。拿起一张卷子,一目十行的看完,粗粗品味一番,随后或者画个圈,或者挑一个勾,便放到一旁去。三张卷子大概一刻钟也就看完了,这种速度不可谓不快。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这帮子翰林院的学士们在经史一道的造诣确实不浅。

    但精通经史文章,不代表他们就会做官。在朱元璋手底下当官,做事能力只是基础,最重要的,还是体察上意。若不能领会皇帝的心思,做的再好也是无功,甚至可能有过。

    很明显,这帮翰林学士们正在“有过”的大路上奋力前行。

    “张大人。”董贯手里拿着个包子,一边嚼着一边说道:“现在大概也就还剩下两千多张卷子,再过上三五日应该就能全部批完。”

    “目前的结果如何?”张信放下手中的汤碗,问道。

    “呵。”董贯轻笑一声:“虽然卷子还没批完,但下官基本依旧可以断定,刘老大人阅卷并无偏颇。南北举子所做的文章,差距确实太大。随便拿来一张卷子,哪怕糊上名字,下官也能一眼就看出学子的籍贯来。”

    “唉,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张信叹道:“当年蒙古人定都北平,对北方的苛政统治最甚,相较而言,江南的百姓们多有生息,借着南宋百年底蕴,文风昌隆,这也都是事实。让他们硬是考同一张卷子已经是有些不公,更何况今科刘老大人所出的题目又如此之难。”

    “千军万马独木桥的事情,运气不好,投错了胎又能怪谁?”董贯不屑的一哼。

    “确实也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了。”张信摇头轻叹,随后左右看看,突然开口问道:“戴毅呢?他怎么不在?”

    戴毅也是张信从翰林院挑选来的阅卷官。此刻是饭点儿,众人都在饭堂之中急急的用餐,只盼能多少两刻钟时间好能小憩一会儿,休息休息脑袋。所以张信见不到戴毅,不免有些疑惑。

    “他啊。”董贯摇头轻笑:“他说手上的卷子还没批完,要等一会儿再过来。”

    “也不用这么拼命,时间还是够用的,何必基于一时。”张信笑笑,没有继续问下去。

    另一边,戴毅看着手上的卷子,眉头紧皱,神色纠结:“这个叫黄观的文章做的确实不错,便是相比今科状元的文章也要强上三分。只是这‘璋’字忘了缺笔,未免有些可惜了。”

    惋惜的又读了一遍卷上的八股文章,戴毅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