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才刚开始,便无力了吗?(1/26)

    却先收到齐郡一封书信。

    荀谌在信中说:荀旦你跑出去已经折腾够了,现在给我回家呆着。

    另外,他告诉刘闯,彭璆的事情不必再去费心。

    齐郡太守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大公子袁谭愿意出面作保,请袁绍以大将军印除刘闯为北海相。

    刘闯接到这封书信,也是吃惊不小。

    “世父,袁本初的任命有用处吗?”

    郑玄则露出诧异之色,看着刘闯笑道:“袁绍乃当朝大将军,有号令天下之权力。

    他那大将军印,就如同皇帝的玉玺一样,甚至可以和朝廷抗衡……孟彦,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怪不得曹操一开始想要做大将军,袁绍立刻与他反目。

    等到曹操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之后,哪怕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好像也不太放在心上。

    原来,这大将军印,还有如此权力?

    郑玄叹息道:“孟德当初迎奉天子,已成为众矢之的。

    他若在交恶袁绍,势必难以保全。他把大将军印交出去,虽说将袁绍安抚下来。可如此,也使得汉室江山由此而分裂,南北对峙。袁绍手握大将军印,可敌一州之力,如虎添翼啊。”

    刘闯没有再去听郑玄的唠叨,他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了袁绍手里的大将军印上。

    这……

    不是说,乱汉者贾诩吗?

    怎么听郑玄话里的意思,真正乱汉者,却是曹操?

    政治这东西,果然是复杂的很。

    刘闯原以为他对这个时代,已经有足够的了解。

    可是现在看来……

    “世父,我想学一学我大汉典章。”

    “哦?”

    郑玄一听刘闯这话,顿时高兴了。

    刘闯跟着他,也学了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可这一两个月里,这家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没有认真求学。刘闯时有惊人见解,让郑玄茅塞顿开。但他不好好学,郑玄也没有办法,只能在私下里和管宁唠叨,和诸葛亮唠叨……他也知道,刘闯的确有很多事要做。

    如今,刘闯主动求学,郑玄自然高兴。

    哪怕他想学的是大汉典章,郑玄也很支持……身为皇亲国戚,大汉皇叔,若是对大汉典章不熟悉,岂不是令人耻笑?

    “孟彦,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啊?”

    郑玄正色道:“我是说,你对旦儿,还有三娘子她们,都要有个交代才是,总不成让她们一直这样子,无名无份的跟着你。如今还好说一些,可若时间长了,恐怕对你名声会有损害。”(未完待续。)

    才刚开始,便无力了吗?

    没有月票了吗?

    这上上下下的,和傲公公纠缠不清,没完没了……

    月底了,求大家能再给些支持。

    捡肥皂,丢肥皂,好烦塞。

    老新其实已经很努力了,每天一万字,虽然比不得别人动辄多少更的爆发,可是却在很用心的在写。

    已经在榜首快一个月了,最后几天,还请大家再多些支持吧。

    淮南之战即将拉开序幕,刘闯和刘备,也将要再次交锋。如此激动的时候,若无月票,岂不败兴?

    嗯,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一四章 警示

    成亲,最终是无法逃避。

    刘闯知道,这件事早晚都要面对。

    和荀旦的事情,是当初刘陶和荀谌早就敲定下来的,刘闯根本无法拒绝。

    而且,他看得出来,郑玄也好,管宁也罢……估计还有颍川的钟繇这些人,都会赞成这桩亲事。

    可问题在于,麋缳怎么办?

    那个毅然抛弃家庭,跟着刘闯颠簸流离,全不在乎刘闯出身的三娘子,又该怎么安排?

    一时间,他沉默了!

    郑玄目光温和的看着刘闯,突然一笑。

    “孟彦,这件事便交给我来安排,你不必管了。”

    “啊?”

    “我听说,你准备去下邳?”

    “是。”

    郑玄白眉一挑,又接着道:“你此去徐州,当多小心。

    我知你勇力过人,有霸王之勇。

    然徐州局势复杂,陈汉瑜老而弥坚,陈元龙智谋过人。我听说,他父子与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