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黄巾

三国资料大全·三国齐名人物及建筑(5/6)

、迎春、寿安、永宁,飞阁神行,莫我能形。濯龙芳林,九谷八溪,鞭蓉覆水,秋兰被涯,诸戏跃鱼,渊游龟隽。永安离宫,修竹冬青,阴池幽流,元泉冽清。鹎鹛秋栖,鹘乌春鸣,鹛鸠鹂黄,关关嘤嘤”。这就是说,明帝借助前代的兴盛,大兴土木,翻新了崇德殿,又建造了德阳殿。南边开了闱门,北边修了神虎门。门上立阙,表示按祖宗章法修成。四门之内,则有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八座宫殿。这些宫殿之间驾着飞阁。人不必在地面上走,而像神仙那样在天上(指天桥似的飞阁)行走。由此可知,北宫不仅有连楝祟楼高阁,而且是风景秀丽、花香鸟语的地方。其具体位置约应在今金村一带。

    北宫主要是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宫城,地位比南宫更加重要,因而建筑极尽豪华气派。章帝时有个叫梁鸿的人,一次与妻子孟光路过洛阳,看到都城宫殿壮丽宏伟的情形,又想到服役人们所受的痛苦和无休止的繁重劳动,对劳动人民产生了非常同情的心理,于是就写了一首《五噫歌》。歌词说:“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歌词最后向统治阶级发出了强烈的质问,这样繁重的劳役何时才能结束?《五噫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对统治阶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章帝看后下令捉拿梁鸿,梁鸿从此改名换姓,东逃齐鲁,隐居起来了。

    北宫的宫殿少于南宫,建筑也没有南宫的规整和对称。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温饬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门、德阳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中轴线西只有半排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崇德殿、崇政殿、永乐宫。崇德殿南有两门,东金商、西神虎。两门南面有两观,东增喜观、西白虎观。中轴线东有两排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依次是:西为天禄殿、章台殿、含德殿、寿安殿、章德殿。东为永宁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宫。

    德阳殿是北宫正殿,殿前有德阳门。德阳殿与德阳门之间有东阁和西阁,德阳殿是明帝修建北宫时修建的。当时由于钟离意谏阻而缓建,后来钟离意出任鲁国相后才继续建成的。德阳殿是北宫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建制颇似西汉末年未央宫前殿,在京师洛阳宏伟建筑中壮丽莫比。新建成的德阳殿,台阶高二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并套以橘红色,屋内的墙壁上画着优美的图案,红漆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并引洛水注于殿下,当时人称“珠帘玉*户如桂宫”,实不为过。德阳殿南北宽七丈,东西长三十七点四丈,可容纳一万多人。李尤在《德阳殿铭》的铭文中写道:“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侧,弘涎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崇弘高丽,包受万方。内宗朝贡,外示遐方”。汉代宫庭建筑,非常重视庭院大门。大门不但宽阔,而且两侧立有高大的石阙。石阙之上,往往有观。观是一种建在几丈高的高台上的建筑,可以远望。德阳殿门阙高耸人云,雄伟壮观。

    德阳殿建成后,百官大聚会,明帝想起了钟离意的规谏,很有感触地对公卿说:“钟离意尚书若还在京城,此殿当不能建成”。每年正月初一,皇帝亲临德阳殿庆贺。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郡吏,蛮、貊、羌等少数民族使节,宗室诸刘计万余人前来朝贺。皇帝东上座,百官等万余人西向站。庆典开始,百官上寿,皇帝赐群臣以酒食,奏九宾乐曲,表演杂技魔术,共度升平之乐。东汉的多少朝政大事均在德阳殿定夺。

    在迎春殿与延休殿之间,自西向东有三个门,即建礼门、崇贤门和云龙门。崇贤门是北宫东门,云龙门是德阳殿东门。永安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周长六百九十八丈,宫中有园观等风景。李尤有《永安宫铭》云:“合欢黄堂,中和是尊。旧庐怀本,新果畅春。侯台集道,俾司星辰。丰业广德,以协天人。万福来助,嘉娱永欣”。

    永乐宫是桓帝母孝崇皇后的住处。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死,桓帝尊其母为孝崇皇后,把她安置在永乐宫居住,享受皇太后待遇,宫内设太仆、少府官,并有虎贲和羽林军护卫。

    白虎本是门名,在白虎门旁建观,就叫白虎观。观内有殿。章帝时根据谶纬学说在东汉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五经》沿袭窜改的原因,召集博士和儒生赵博、班固、贾逵、杨终等人在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章帝亲临会场,并讲了话,会议开了近两个月。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会后,章帝又命班固把会议记录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义》。该书把儒家经典和阴阳五行以及谶纬结合在一起,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明帝子陈敬王刘羡,博涉经书,也常与群儒在白虎观讨论经典。

    北宫的宫殿群除了上述建筑以外,还有百官朝会殿、承光殿、温明殿、九子坊、钩盾署、掖庭署、铁柱门、盛撰门、东明门、温德殿、章德殿、宣平殿、显扬殿、云气殿等。其中百官朝会殿是举行重要仪式、制定国策的处所,居于外朝,届时天子亲临其所。承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