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凰途之权相风华

108 老熟人儿(2/3)

行人阵阵咳嗽。

    “那是谁家的马车,竟如此没规没矩,在官道上如此狂奔。”一名贵女手持着帕子,掩住口鼻,嫌弃地说道。

    一行人中立刻有人为她解了疑惑,“看花纹,应当是六部长官府上的车。今日是吏部,户部和吏部尚书休沐的日子……”

    这人话音还未落,就立刻又有两个声音起来。

    “我爹爹今日约了户部尚书品茗。”

    “家父今日约了吏部尚书出去。”

    这两个声音的的主人正是吏部和户部尚书家的两个庶女。两人相视一笑,不知道的只怕还会以为是亲姐妹呢。

    两个人都这样说了,那马车的主人也就呼之欲出了。

    当朝最年轻的尚书,楚叶。

    这一行人正是方才湖畔那些相约踏青的公子姑娘。

    出了赵二姑娘落水这档子事儿,无论是公子们还是姑娘们都没了兴致,方家的一个庶子提议之后便都点了头,一行人便又或骑马或乘车,浩浩荡荡地走上了回帝京的路上。

    本是兴致勃勃地出门踏青,却如此失望而归,众人的兴致都有些怏怏。

    一开始出声嫌弃的姑娘一听是礼部尚书的车,更加大了胆子。她一身玫红色绣青雀的缂丝褙子,下搭一条墨绿色织金马面裙,眉眼之间高傲得很。她轻笑一声,嘲讽道:“小门小户的养出来的,无论爬到多高的位置,还是只会做些没规矩的事儿。”

    “三妹妹,”她的马车一侧,一名身穿靛青色圆领袍的精致少年骑在马上,腰间挂着一道玉牌,上面刻了一个小小的宋字。只听他轻声叱道,“尚书大人岂能随便议论。”只是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所带着的不屑也不曾费心掩饰。

    兄妹俩正是御史宋瀚飞家的孩子。

    就算在场的姑娘们都身居内宅,两耳不闻窗外事,可在场的公子们却也都知道宋御史和楚叶的那些恩怨纠葛。可无论是宋御史还是楚尚书,都不是他们这些小小的庶子能得罪的,因此大都保持缄默。

    唯有赵家姑娘的马车旁,一个翠衣小丫鬟不知道眼尖地瞅到了什么。快速地爬上了车辕,隔着车帘不知道向里面禀报着些什么。

    赵二姑娘听了丫鬟的禀报,一直呆愣的目光渐渐聚焦。

    楚……楚尚书吗?

    她想起了京中的不少传言。

    听说,礼部尚书楚叶以色侍皇子,才从一届无名奉常坐上尚书之位。

    听说,礼部尚书楚叶流连烟花之地,甚至将青楼女子带回府中。

    听说,礼部尚书楚叶与相王殿下共同收养了一个女童,女童还被封为了县主。

    听说……

    传言太多,赵二姑娘也实在难以分清孰真孰假。

    只不过……

    她总觉得那个从冰冷的湖水中捞出来,拖上岸,好温柔地让她不要睡的淡青色身影,不可能会这样不堪。

    赵二姑娘裹着一条毯子,双眸之中仿佛闪着光,脸颊上也泛起了红晕。可下一瞬,她又突然有些迷茫。她是侍郎府的庶女,楚叶却是尚书。以她的身份,可能嫁给他做正妻?

    且不论赵二姑娘怎么想,楚叶也是全然不知。就算她知道了这件事,也只会婉拒。

    她一个女子,如何能娶另一个女子为妻?

    “嘚嘚嘚——”

    雪青似乎也知道车上的主人情况危急,没等竹子挥鞭,四蹄便渐渐加速。原本需要至少两柱香时间的路程,一炷香便跑完。山庄的守门人自然认得雪青是自家主子的坐骑,只远远地看着雪青的身影,便乖觉地打开了大门。雪青一见门开,半分速度都不曾降低,仿佛化身成一道利箭,直直地冲进了落花山庄的大门。

    “吁!”

    一直到了司马瑾的院子门口,竹子才连忙拉紧了缰绳,手脚麻利地跳下马车,一壁帮着楚叶将司马瑾抱下,一壁高声吩咐:“还不快请大夫来!”

    一旁的小厮忙不迭地点头答应,转头就跑。

    紧接着,听说雪青拉着一架马车闯进大门的事情的明华也出现在了一边。

    “这是怎么了?殿下怎么浑身湿透了?”

    竹子艰难地背起司马瑾,不耐烦地反问道:“大夫呢?”

    明华一愣,有些僵硬的答道:“已经差人去请了。”

    “快把司马瑾送进屋里去,再搬几个炭炉进屋。”楚叶满身是水地从马车跳下来,踩在地上,留下几个浸湿的脚印,“务必要保证屋子里暖和。”

    竹子应了声“是”,又加紧背着司马瑾朝屋中走去。

    明华看着好像落汤鸡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