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那冲天文气柱内,文气所化命笔、文心所化命砚浮浮沉沉,同样各自散发着无尽威视,好似镇压天地的巍峨之宝,煌煌如浩日,令人望之心悸;
圣像周边,则环绕着四本书册,是为《经》《诗》《子》《集》,各自绽放纯青之光,接引着文宫上空不断传来的浩然正气,随后将其炼为文气,灌输进命砚之中,化为命墨储存;
黄书的儒修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从刚开始修行未曾完成的百家归儒书,到后来开始自创道路,几经生死,历尽艰辛,至此,终于成就大儒!
但,因为修行过程之中,几经变故,是以黄书这个大儒,却与寻常大儒不同,
寻常儒修在成就大儒之际,凝聚三寸命笔,三寸命砚,一本纯紫色大儒真文,好点的,命笔命砚会大一点,大儒真文会带点青色,但也多不到哪去,
但黄书却是不同,他的命笔和命砚,早在儒师之际,就已经凝聚了出来,如今晋升大儒,却是又有提升,达到了三尺大小,足足是寻常大儒的十倍;
至于大儒真文,更是足足凝聚了经史子集四本出来,而且各个书成纯青,要知道,纯青色大儒真文,那可是依然达到了极致,在往前一点,可就是鸿儒级别的了;
更不用说,黄书还凝聚了《经史子集》这四本大儒真文了,事实上,早在很久之前,黄书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著作,并分别列为经史子集加以储存,今日终于圆满成书;
其中《经》包含了黄书以往所写的诗、书、易、礼、春秋等儒家著作,
史则是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包含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例如黄书以往所写《包拯传》《荆轲刺秦》《当阳水经》等书,都在史部之中,
子部之内则收录了诸子百家学说书籍,名、法、医、算、兵、天文、农等诸多学说著作,进阶收在子部之内,
例如黄书所写的《农政全书》《练兵实纪》《千金方》《九章算术》《三十六计》《慎子》等书,都可算入子部,
至于集部,凡历代儒修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例如黄书所写的《黄书诗集》,便列在此列,除外,像是周老所著《周子》,水月涵所著《青鸾赋》,以及孙老众人所著书籍,便收录集部;
可以说,经史子集,四部大儒真文,除了集部,乃是收录其余儒修之文外,其余三部之内,收录的都是黄书以往所书作品,
这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广阔壮举,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黄书这般,有前世华夏无数先人的知识积累;
大儒真文,作为大儒所特有之物,自然是威力无穷,单单是大儒真文,可以封印生灵的效果,就足以令人不敢小视,妙用无穷了,
除外,大儒可是相当于是修行者的分神境界,自然也可以做到分神万千,只要从大儒真文里面抽出一本书籍,便可依附心神,化为化身!
黄书足有四本大儒真文,而且还都成纯青色,与外人争斗之际,可见是占了大便宜了!
闲话少叙,再说黄书修为突破,成就大儒,又借助《周易》炼化了大片的历史长河,心中可谓是兴奋无比,正想找个人好好试验一下此番效果,
双目一转间,就将目光看向了下方的历史长河,他可没忘记,自己如今可还在跟天机老人对弈着那,
之所以会到历史长河这里来,就是为了炼化更多的历史长河,好帮助自己加强推演之术,应对天机老人,
如今自己的预期目标已然达成,那就先试试历史长河是不是像自己预期那般好用!
打定主意,黄书当即也不拖延,随手唤过大儒真文之《史》书,微微一抛件,已然将其祭起,漂浮于历史长河之上,
“哗啦啦……”书册转动之声迅速响起,霍然纸张停止转动,一簇青光从书册之上照射而下,将一段历史长河笼罩在内,而这一段历史长河记载的正是玄辅界内,关于高平的一段历史!
且说随着青光照射,再看时,那一小段历史长河已然消失不见,仅剩一片虚无空白,就连周围的河流都不像那片空白流淌,好似这原本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间,本就缺了一块似得!
在翻开《史》部一看,在一页原本空白的纸张之上,竟是出现了一副图画了,看模样,正是刚刚消失的那一片历史长河!
想到这里,黄书霍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得,迅速睁开双目,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大坤传记,这是大坤王朝的史书,其中记载了大量大坤王朝历史上出现过的名人,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