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一职,合该有德者居之!【5200字求月票求订阅】(2/4)

着府中的下人,替曹军众将安排好休息的地方,一边向曹昂发出了邀请。

    “曹将军,眼下天色尚早,且刚用过酒宴,太早歇息难免不消食,如若有闲暇的话,不妨与我到书房中闲谈一阵,咱们也聊些快慰平生之事!”

    孔融的意思,曹昂当然明白。

    这是酒足饭饱之后准备谈正事了。

    当下也不再推辞,示意典韦和许褚远远的跟在自己身后,随即便起身与孔融一道向书房而去。

    …………

    “吱呀~”

    推开书房大门,将曹昂邀请入内后,孔融又动作飞快的将房门关上。

    还未等曹昂说些什么。

    孔融便已快步来到曹昂跟前,接着在曹昂略显的诧异的目光中,径直躬身,来了个一拜到底的大礼。

    同时口中还真挚诚恳的说道:“此番在下深陷重围,被敌军团团围困至都昌县城内,若非将军率重兵前来援救,彻底击溃了来犯之敌。”

    “城池恐怕早已陷落,城中百姓皆将为贼寇裹挟,我也业已落入贼寇之手,落得个生死不知的下场了!”

    “将军于我,实乃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真不知该如何偿报将军,往后您若有何吩咐,我一定竭力回报!”

    孔融一上来就对曹昂行大礼。

    接着又是言辞恳切的,向曹昂表达自己的谢意,并没有虚言遮掩,直说没有曹昂的存在,自己性命难保。

    这样的举止,在曹昂的意料之中。

    毕竟救命之恩。

    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的话,那这人品也太差了,是会受到强烈谴责的,这样的人也不足以成为名动天下的儒者。

    对此,曹昂也没有太过在意。

    而是快步上前,双手将孔融托扶起来,接着豪迈爽朗的笑道。

    “文举公实在言重了,你我同为大汉之臣,皆是汉室忠心臣子,一方有难,我又岂能坐视不理呢?”

    “况且蚁贼猖獗,为祸一方,作恶多端,祸害百姓,清剿这些贼寇,乃是出于公理和公义之事。”

    “于公于私,我这兵都是非发不可的,也谈不上什么救命之恩了。”

    ……

    曹昂说的轻描淡写。

    孔融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

    只是以他的性格。

    不再多说,不意味着就此忘怀,而是会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待到曹昂有需要时。

    孔融自然会有所回应。

    随后孔融邀请曹昂于桌案前坐下,自己则开始往炉子里,投放一些煮茶汤的佐料,过不多时汤水便沸腾起来,然后传出一阵阵奇异的香味。

    “哗!”

    舀满一碗茶汤,放置在曹昂跟前。

    孔融接着满怀笑意的问道。

    “听闻子脩此番率兵追剿黄巾,接连在齐国、济南国,以及乐安郡等地,与黄巾军余部展开交战。”

    “并最终在乐安郡的巨定湖以北,与黄巾贼渠帅管亥进行了决战。”

    “不知如今这些郡县,状况究竟如何,贼寇可算清剿完了?”

    听到孔融谈起这事儿。

    曹昂一边点头。

    一边轻声笑言道:“贼寇之首管亥已经伏诛,其麾下所统率的数万黄巾兵,在军心涣散,士气崩溃之后,也纷纷选择向官军投降。”

    “至于齐国、济南国等地,我也先后派出了大量人马,对残留在地方上的贼寇,进行了一番清剿。”

    “只不过这些流民草寇,毕竟在地方上盘踞了多年,日久年深之下,深占地利之便,往深山老林中一躲,一时半会还真没办法全部清剿干净。”

    …………

    随着曹昂简略的概括了一下情况。

    孔融在微微颔首之后。

    当即便对曹昂拱手称赞道。

    “黄巾贼在青州肆虐已久,横行郡县乡里,往来穿梭,肆意抢掠,无人可遏,便是我也不敢直面其锋。”

    “甚至我将北海国的治所迁到朱虚县来,也是因为原先的治所剧县,被黄巾贼毁的残破不堪,如今只剩下半片废墟,连百姓也不余几个。”

    “这些贼寇对青州各郡县的残害,其程度之深,当真令人发指,若非子脩此番率兵前来,这一切还将继续发生下去,并将愈演愈烈。”

    “你率兵前来为我解围,实在帮了我的大忙,一意追击并清剿黄巾残部,这对青州百姓而言更是好事一桩,乃是苍生黎庶之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