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五百六十 归去来兮(6/7)

亲昵的蹭着曹兰。

    “呵呵呵,你这孩子。”

    曹兰伸手点了点小虎脸上漂亮的酒窝,便让身边侍女带着小虎去小食堂里吃些好吃的点心去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小虎都吃完点心去书房做功课了,可郭鹏还没有回来。

    曹兰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觉得应该去看看,便和几个侍女、内侍往后花园去。

    两个内侍守在后花园门口,曹兰径直走进去,在小亭子旁边的花坛旁看到了正靠在躺椅上睡觉的郭鹏,身上还盖着小虎的外衣。

    “都什么时候了还睡着呢?鹏郎,该起来了。”

    曹兰走过去喊了几声,见郭鹏没反应,便又笑着伸手挠了挠郭鹏的脸。

    以往她都是这样把日渐嗜睡的郭鹏叫起来的。

    郭鹏怕痒,经不起挠。

    可这一回,她挠了好久也没有把郭鹏挠醒。

    曹兰觉得有点不对劲,再细细看着郭鹏的脸,瞳孔骤然一缩,心里咯噔一下,便伸出颤抖的手指放在了郭鹏的鼻端。

    …………………………

    兴元二十年五月初三,太上皇郭鹏逝世于洛阳泰山殿,享年七十岁。

    他去世时,无病无灾,仿佛真的只是一觉睡过去,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似的。

    也因此,没有谁能把他救活。

    大医馆和太医院的医生们跌跌撞撞跑到泰山殿的时候,为时已晚。

    郭瑾骤然听闻此事,心神剧震,正在奋笔疾书的他手一抖,毛笔跌落在奏本上,笔端饱满的墨汁啪的一下碎在纸面上,浓黑的色泽快速蔓延,浸染了大半个奏本。

    郭承志正在洛阳城外的农庄内公干,调查农具推广事宜,忽然接到快马来报,言及郭鹏去世之事,大惊失色,而后夺下信使的马,不顾一切的纵马狂奔入洛阳城。

    大医馆和太医院集体出动的消息震动了整个洛阳朝廷,官吏们纷纷感到惊恐不安,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量谣言四下传播,惹得人心惶惶,不久,连民间都开始传播各种谣言。

    这种慌乱一直持续到五月初四上午。

    辰时四刻,洛阳城内用来报时的九座大钟齐齐敲响,悠长而深远的钟声由远及近,传遍整个洛阳城。

    传令官差着白衣四散而出,向全洛阳城宣告。

    太上皇郭鹏去世了。

    皇帝郭瑾垂泪不止,悲伤不能自制,饭食不能进。

    稍有和缓,郭瑾便决定将此事昭告天下,而后率领群臣商议太上皇身后庙号、谥号。

    以老臣郭嘉为首的诸臣皆以为太上皇起于行伍,扫清群雄,平定天下,建立魏国,开创盛世,自古功之高,未有出其右者。

    因此,当以太祖为庙号,谥为高,为太祖高皇帝。

    皇帝郭瑾以为可,便以此为结果,公示天下,以大行皇帝郭鹏为魏太祖高皇帝,盖棺定论。

    接着,郭瑾宣布全国进入国丧期,同时公布太上皇亲笔遗诏。

    太上皇在遗诏中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国丧可以办,但为时不宜太长,以免打扰民间正常生活生产,宫中、民间应以七日为宜,七日之后,一切照旧,无需拘束。

    国丧期间,除不能饮酒作乐之外,其余生产生活公干事宜都可以正常举办,没有必要折腾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强制人们遵循,那毫无益处。

    自己去世以后,不设灵堂,地方臣属、将军无须入朝奔丧,只需家人哀悼之后,灵柩即刻启程,北上狼居胥山皇陵,永镇北疆。

    首阳山下设衣冠冢,后世子孙如欲祭拜,无须往狼居胥山而去,只需在衣冠冢祭拜即可。

    皇帝、皇太子需谨记勤政、爱民之遗言,终生自省,断不能骄傲自满、好大喜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最后,为全国农户减去三个月的农税,作为太上皇赠予他们的最后一份礼物,以此向天下人告别。

    太上皇遗诏公布之后,人们最开始并未感到悲伤,而是感到茫然。

    就像是以为一直会持续到永久的某件事物忽然间消失不见了一样,他们满是茫然。

    等太上皇灵柩出宫、绕洛阳城一周并且最终在大军的护卫下北上狼居胥山皇陵之后,人们才忽然意识到,太上皇真的没了。

    那个已经退位二十年,却一直都在用其他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太上皇真的去世了。

    蜀道是太上皇修的,大运河是太上皇修的,太学州学郡学县学也是太上皇建起来的。

    他们能识字是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