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

第六百一十六、统一指挥(2/3)



    徐谋在称赞徐跃的同时,心里有一句话不敢说出。

    徐跃太嫉妒赵平了,在赵平面前其实什么都不是。

    赵平不但是堂堂正正的进士,策论远远甩徐跃几条街,而且制器、军事无一不精。

    更关键的是,赵平太年轻,年轻得让人不敢相信。

    这次他自然没有见过赵平,只是与赵家庄主簿张.宏谈判。

    谈判完成之时,他忍不住问了一个想了许久的问题。

    在他看来,赵平已经是而立之年吧,甚至应该年届不惑。

    万万没有料到打听结果,才知道赵平与甘罗差不多大。

    徐跃自然不知徐谋心里所想,因为他想到另外一个事情:“族叔,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只有苏家是按照赵平驰道修建,其它的则不是,这个如何是好?”

    “这个确实是一个难题,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解决。”徐谋围着茶几起了几步,围着案几走了几步,停下望着徐跃回答。

    徐跃不禁大喜,他为了这些事情已经焦头烂额,根本不知如何处理。

    他对着徐谋拱手一礼:“族叔,计将安出?”

    “大人,之所以出现这种一个工段一种驰道的情形,乃是缺乏一个统一指挥。”徐谋一边抚须,一边淡淡面谈,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族叔说得太对,侄儿太年轻,怎么没有想到一个统一指挥呢?”徐跃一想,不禁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出现问题的缘故。

    可是他觉得有些不对,族叔怎么当时没有提出,现在才想到这个。

    想到这里,他望着徐谋,眼里都是狐疑的目光。

    见到徐跃的狐疑的目光,徐谋有些不好意思:“这个也不能怪大人,老夫当时也没有料到这种情况,这次去了赵家庄之后,才明白症状所在。”

    “原来这是赵家庄的缘故,侄儿明白了。”听到不是族叔想出来的,既失望又释然,心里还有一些不舒服,怎么又是赵家庄。

    徐跃想了想,拱手一礼问道,“族叔,请问如何进行统一指挥?”

    “这是因为各个工段都有一个掌柜,但是缺乏一个总掌柜。”徐谋捋了捋胡须,一语中的。

    “确实也是。”徐跃点点头,突然望着徐谋,狐疑地问道,“族叔莫非对这个总掌柜有兴趣。”

    “老夫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徐谋摇摇头,“老夫出谋划策勉强可以,但是这个总掌柜牵涉方方面面的瓜葛,老夫恐怕不能胜任。”

    “族叔不能胜任?”徐跃大失所望,毕竟徐谋为自己出谋划策不少,而且还不辞辛苦东跑西跑。

    徐谋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个总掌柜非同小可,没有小圣人在后面支持,哪个能够压得住这些工段的掌柜?”

    听到又是小圣人,徐跃觉得心里又是不舒服。

    “族叔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他强忍心里的难受,不得不问这些,“此人是谁?”

    徐谋点点头,指着《大宋中华报》说道:“就是他。”

    “怎么是他?”徐跃看到《大宋中华报》上面的名字,只觉得自己仿佛吞下一口苍蝇。

    徐谋感觉徐跃格局太小,于是反问:“难道你希望是程亮、李之豪他们?”

    “这个这个,当然不能他们,他们如果成为总掌柜,对于侄儿威胁太大了,可是也不能是贾理吧。”徐跃急忙摇摇头,除了否定还是否定。

    看来徐跃对于贾理成见太深,徐谋想了想,上前一步,望着徐跃问道:“大人,你知道贾理过去是哪房典吏?”

    “他原来是审房,这个侄儿当然知道,又怎么了?”徐跃觉得心里一口郁闷之气,语气有些冲。

    徐谋点点头,大有深意地问道:“大人,审房是做什么的?”

    “审房,审房,审房就是掌管审计的,可是这个与总掌柜有什么关系?”徐跃觉得徐谋的话不可思议。

    徐谋继续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大人,审计其实就是监督别人的,他如果不懂修路的弯弯拐拐,如何监督别人?”

    “族叔,如果论修路,侄儿觉得工房秦闲更加合适。”徐跃不愿意被自己开革之人当上总掌柜,于是找出自己的理由。

    徐谋知道徐跃的想法,摇摇头:“大人,秦闲虽然是工房,可是他能够掌管哪些世家吗?可能除了你的那个同窗钱多多听从他之外,没有人愿意听从吩咐。”

    “可是,族叔,即使贾理是总掌柜,同样没有人愿意听到他吩咐。”徐跃觉得自己抓住徐谋的弱点,急忙兵兵反驳。

    “你说得有理,小圣人早已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