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

第六百二十六、重修驰道(3/4)

礼,对着张采臣进行祥细解释:“这种驰道乃是秦始皇之驰道,如果要上路,必须要换成此轨道相同的车轮才能上路,既提高老百姓的成本,也耽误的时间。现在赵家庄的驰道,对车轮就没有这些要求,只要车轮没有损坏,随时可以上驰道。”

    “赵家庄驰道真的有如此之好?”张采臣眼里带着疑惑。

    贾理又是拱手一礼,并没有立即回答,反而提出一个问题:“张老去过桃源镇没有?”

    “那是世外桃源,如果不去,岂不是人生之遗憾。”张采臣一边抚须,一边感到自豪。

    整个成都、成都府路甚至四川,就只有灵泉县有一个世外桃源。

    作为一个灵泉县人,他怎么不能为家乡感到自豪。

    贾理不禁大喜,只要你去过就好,就是害怕你还没有去过呢。

    贾理拱手一礼,小心翼翼问道:“张老,那个仙凝土道感觉如何?”

    “很好,非常平整,还结实,几乎没有灰尘。”张采臣一时还不明白贾理为何问起,突然恍然大悟问道:“难道尔等修建就是这个?”

    “与这个相同,又是不同。”贾理拱手一礼对着张采臣解释。

    张采臣不禁皱眉,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说相同,又是不同。”

    “相同,乃是路基相同。不同,则是它是由两个仙凝土道构成。”贾理拱手一礼解释。

    张采臣还是没有明白:“一个仙凝土道不是好好的吗,为何要两个仙凝土道呢?”

    “当然是两个仙凝土道更好,它们分为左右两道,只能向着一边前进,不会互相冲撞。”贾理耐心进行解释,还有双手比划一番。

    张采臣一边抚须,一边点头:“老朽明白了,就是左右两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速度再快问题也不大,是否?”

    “张老果然厉害,把驰道精华说得清清楚楚。”贾理口里不停恭维,心里终于放心下来。

    贾理高兴了,但是有人就不高兴,此人就是谢方白。

    他跟着耆老后面,也想看看程亮如何对付这些耆老。

    这些耆老不但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小心翼翼当老人一样供奉起来。

    这些耆老之所以突然出现官府面前,乃是谢方白对付官府的法子。

    现在没有料到,这些耆老也被官府说动了,心里顿时引起一种不妙的感觉。

    徐薄昨夜在香琴身上浪费大半精力,一直昏昏沉沉睡觉,直至日上三竿才起床。

    他感觉今天恍恍惚惚的,精神不太集中。

    他回到客栈,躺在床上,想继续睡觉。

    徐薄打了一口呵欠,把被子盖在脸上,继续睡觉,做自己的春秋大梦。

    徐薄万万没有料到,有人偏偏与他过意不去。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昨夜请客的谢方白。

    谢方白直接揭开他的被子:“已经日上三竿,还不起床。”

    “现在沐浴时间,现在沐浴时间。”徐薄嘟囔一声,又打了一个呵欠,又把被子盖上,“官家也要让大臣沐浴,汝怎么没完没了。”

    “太阳已经晒到屁股上面,怎么还不起床。”谢方白急了,大声叫喊,“再不起来,就要水淹到脖子上面。”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徐薄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眼,不以为然问道。

    谢方白又把被子揭开,拿起床头柜的茶杯的水,直接倒在徐薄身上。

    徐薄打了一个颤抖,一边用手擦干,一边大声怒吼:“子白(谢方白字),汝为何如此对吾,如果不说清楚,吾与你没完没了。”

    “胡人在修建驰道,汝难道还不起床?”谢方白一边冷笑,一边淡淡说道。

    徐薄摇摇头,努力让自己清楚:“胡人修建驰道就修建好了,与吾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们修建的驰道就是徐家与谢家的驰道。”谢方白看见对方还没有清醒过来,口里冷笑连连。

    徐薄一边不禁大喜:“胡人修建就让他们修建,不是省了吾等两家大事吗?”

    听到此话,谢方白右手急忙伸出,差点一个耳光给他打去。

    他提出觉得此事有些过分,急忙把手缩回。

    “汝想得倒美,”既然不能打人,谢方白就只有耐心解释,“难道汝希望以后史书会这样记载,谢家徐家修理灵泉县驰道不成,用胡人代替之,方成。汝让徐家与谢家脸面放在哪里,难道连胡人也不如吗?”

    听到此话,徐薄又打了一个冷战。

    他现在终于明白事情的后果,彻彻底底清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