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

第六百五十一、长治久安(2/3)

br>    他突然向着刘刘明全拱手一礼,提出一个问题:“刘掌柜,小人不知能否提一个问题?”

    他是小吏,严格说来应该监管刘明全的。

    但是刘明全身份与其它掌柜不一样,不但是修建过空中花园的赵家庄的一个掌柜,而且还与推官交好,他不能失了礼数。

    “不妨说说。”刘明全一边还礼,一边打量此人两眼。

    这个叫肖化东的不过二十多岁,但是能够提出问题,显然是一个喜欢动脑之人。

    肖化东想了想,接着问道:“员外把土地出租给佃客,乃是一年或几年出租一次,员外收租是五成。敢问官府如何出租时间多长?收租又是多少?”

    他这个问题比较尖锐,让梅守与蒋正不禁多看他一眼。

    他们两人没有与农人打过交道,自然不知这些。

    但是肖化东曾经收过税赋,自然对这些比较了解。

    “汝确实不错,问题想到周到,而且问到点子上面的。”刘明全点点头。“金堂县、西县的税赋不高,目前只有一成,官府也不加收其它税赋。官府出租给百姓时间,比较固定,目前是十年期限,而且还要给百姓发放土地出租证明,证明这一块土地出租给某人使用。”

    “大宋其它地方和税赋都是两成甚至三成,如此低的税赋,如何完成朝廷税赋?”梅守不禁大惊,如果他到哪里当知县,不到一年就要下台,这个怎么办?

    蒋正与肖化东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对于朝廷税赋有切身感受。

    虽然看到有些农户吃不饱,但是也没有法子,不然他们自己也要趺入其中。

    刘明全淡淡说道:“金堂县、西县、灵泉县虽然土地税赋极底,但是富得流油。”

    “为何这些县富得流油?”梅守拱手一礼,明明税赋极低,偏偏又富得流油。

    刘明全一边还礼,一边依然淡定从容谈吐:“这个很简单,因为有赵家庄。赵家庄的缴纳的税赋要占七成以上。”

    说到此处,他怎么不能为自己作为赵家庄一员而骄傲自豪。

    “难道比临安府还高?”梅守根本不敢相信的自己了耳朵。

    刘明全点点头,语气极为肯定:“当然,所以这三个县的小吏也有俸禄,不然钱从哪里来。”

    “错也,错也。”蒋正摇摇头,说话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肖化东不禁愕然,难道刘明全说话错误了吗,不然怎么说出此话呢?

    刘明全也感觉有些吃惊,望着蒋正问道:“子中为何错也?”

    “当初家人劝说在下去金堂县参加秀才考试,可是在下觉得太远,这里又是京城,就断然否决家人想法,现在想来悔之晚也。”蒋正不停敲打八仙桌,摇摇头,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

    刘明全摇摇头,急忙说道:“不晚,不晚,现在还来得及。”

    “听说金堂县及灵泉县已经举办了秀才考试,不是已经晚了吗?”蒋正捶胸顿足,继续摇头。

    听到这里,肖化东与另外一个小吏不禁低头下去,好不容易听到能够给小吏发俸禄的县,没有料到事情已经水过三秋。

    刘明全看了三人失望的样子,淡淡一笑:“机会多得是,现在嘉定府的龙游县、昌州的昌元县、井研的盐亭镇正准备秀才考试,相信三位必中。”

    “龙游县、昌元县及井研县,好像不是属于小圣人管辖,为何也要举办秀才考试呢?”蒋正开始高兴,不过很快就把头部低垂下去。

    刘明全心里颇有一番自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这三个地方都有赵家庄的作坊,同样富得流油。”

    “虽然有赵家庄的作坊,可是官府不是小圣人。”蒋正说到心里,不禁垂头丧气。

    刘明全知道他们心里的顾虑,继续耐心说道:“嘉定知府是小圣人的老上司,昌元县的知县是小圣人的老师,井研盐亭镇乃是小圣人亲自建立的。尔等想想,小圣人会不会影响他们?”

    “如此说来,那一定没有问题。多谢告之。”蒋正不禁大喜,急忙拱手一礼。

    蒋正三人互相拱手一礼,互相祝贺。

    肖化东想了想,有些犹豫不定:“刘掌柜,是否真的可行,毕竟哪里离临安府有三四千里。”

    “就是,临安小人世世代代居住这里,万一,万一没有考上呢?”另外一个叫做蒲易的小吏,更是担心不已。

    刘明全一脸微笑,点点头望着他们:“尔等三人在天子脚下,受到大宋京城文风熏陶,又在这里做事多年,考上应该没有问题。”

    “多谢刘掌柜。”三人不禁大喜,终于彻底放心。

    刘明全打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