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道君

第八卷:北寒证金丹 302,首席弟子(2/3)

    .....

    王奇盘膝而坐,言道:“今日宣讲,五行遁法。”

    这三年来,金系和水系道脉全部进阶到了二品,水系道脉是直接吃了太冥真水而成,金系则那太乙凝光诀所致,此诀有金光阵为助,再有青铜镜华为辅,不过三年时光,便进阶到了二品。

    闲暇之余,便观看道书,增加底蕴,把那些炼气阶的神通秘法全看了一遍,有心镜空间悟性加持,都已明得其中三昧,以他现在的见识,一些低级功法还真难不倒他。

    其中关于三花五气,其实他早就蕴养于身,三花便是天地人三魂,天魂为道脉,人魂为神念,地魂为身灵,这三者只有新生地魂还欠缺一点火候,其它二者堪称上品,但若要为金仙之基,他还另有想法,必要把金水二脉全部升上一品,五行相生,圆满无瑕,方才罢休。

    而五气者,则为五脏精气,他修习的金钟八景身便有凝炼五气之功,而且他五脉俱全,五行真功全部修行,身上精气早已满盈,通体透澈,甚至那【五气蕴养秘录】对他来说都没有大用,里面所讲的只是单一功法炼成之后,如何养炼其它四气之说,对于五功同修者,只言四字:水到渠成。

    前些时日,师尊传旨,召他入五行悬空殿。

    经得几位殿主共举,当上了教中首席弟子的位置。

    他也不去推托,一来可与教中做些贡献,二来坐上此位,亦是一种气运加身,这第三嘛,便是每月的传功讲法。

    有言曰:法越讲越透,理越辩越明,从师益于学,讲法益于道,在宣讲的过程中,亦是对自身所学的一种印证。

    学而知之,知而言之,言而明之,明而悟之,所谓悟道,便是如此。

    一个人闷头修行,哪比得上与众弟子坐而论道,其丰富多彩,形色万千,其思维大开,不拘一格,即可增长见闻,亦能明心养气,何乐而不为呢。

    ......

    “五行遁法,可御五气而行,瞬息百米,可越五行而过,不伤己身,练至极处,水里去得,火里过的,逢木而穿,遇金不伤,遁土而入,可隐去身形,消得气息,乃是一门可走可战的如意法术。”

    王奇挥手之间,有幻景如烟,显化五行灵机于众人之前。

    有遇水潜行之法,有分火而行之术,穿林而过,身法如幻,遇刀兵从容,肉身不伤,亦能遁入大地,隐息而走,五种遁法,深入浅出,一一演化。

    少顷,画面一变!

    一人追一人逃,进山林而战,那逃跑之人精通木遁之法,此树而入彼树而出,身如幻影,捉摸不定,追杀之人虽功法强上一筹,但却受不得这等神出鬼没的身法,仿佛这森林之中所有的树木皆是他的敌人,稍有不慎,便有人从后方杀出,最后落得个身死之局。

    而后又出分火避金之术,再化御水遁土之法,皆是实战演法,若两人修为相差不大,这五行遁法便能一定乾坤。

    看得一些弟子心神震动,原来遁法并不是只用来逃跑,还能杀敌,便是一些后期弟子,也被这奇思妙想引来了兴趣,这些人仅是修行一脉遁法,平时大都用来赶路,若有危急时候便隐息潜藏,真正用于战斗的少之又少,以往传功长老讲道之时,亦是只讲功法理论,未有实战,用于何处完全凭看个人悟性,今日一见遁法之妙,顿时眼界大开,暗道不虚此行。

    王奇收回幻法,看了一眼众人,见有不少弟子露出沉思之色,他微微点头,待得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各位,可有要问之处?”

    众弟子闻言精神一振,纷纷举手。

    王奇看向一人,点头示意,他这选人也不是随便选的,乃是按照踏入金峰的时间,先来先问。

    有一青年修士起身行礼,问道:“敢问师兄,在下修习【心元剑火诀】如今已至三重境界,可却未得心意之剑,不知这剑意该如何养之?”

    心元剑火说是剑术,亦是火法,讲的是以心蕴火,养得离火之精,再以此火为剑,发之伤人,不过此术若想炼得深处,必得领悟一道剑意,才可以剑御火,威力大增!

    所谓剑意,便是神意,剑中有神,以神而显力!

    世间神意千万,所得全看个人机缘。

    王奇沉思片刻,言道:“自此西行一万八千里,无尘山庄辖地有座五烟城,乃金仙故地,多有仙客剑侠来此观瞻,在那城门之前,有一块巨石,名曰:试剑,凡来此之人,必要斩上一剑,以证其功,师弟可去此地体会那万般剑气,百日之后,当有所得,如若不然,便将本教之中那三十八册凡尘剑法尽皆换去,慢慢参阅吧。”

    青年修士闻言再礼:“多谢师兄指点。”

    此人坐下之后,众修士再举手以待。

    有位中年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