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书友们闲聊长安兵变(6/7)

权施加影响而来影响朝政的……如果武人也能做到这一点,那不是一样可以?

    以前没人尝试不代表不可行。虽然难度是有的。而且很大的……但是这里也没有说完全取代文人去独自影响皇帝来影响皇权罢了。只不是是门阀世族首先要剥夺军人们那仅有的一点点影响力,而引发了反抗罢了。而且也不是纯粹的军人反抗罢了,你看到杨彪看到贾栩了没有?

    这里反抗的只不过是为了获得自己应有的权利罢了……没你说的那么夸张的……虽然流血是避免不了的了

    军队即便是工具,也应该首先是皇权的工具……而门阀世族或者朝中的文人,他们是没有权力直接来让军队成为自己的工具的,任何的理由都不行。

    他们只能通过影响皇权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才是合法的……但是目前,蔡丞相和长公主,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有这个权力的……

    想当然而已,他们破坏规则再先,就的允许别人用自己的手段来纠正规则。即使流血冲突了,责任是谁的也是一清二楚的。而且,请特别注意,这不是军人的单独行动。是军人和某几个门阀世族集团的集体行动……别仅仅理解为政变这么简单……

    Xullllllllll书友的分析:

    小猜一下长河落日的意思,按现在的说法,黄巾系发动兵谏,且不说皇家卫队,李玮手上还有何风的5千士兵,这个是张燕没有料到的,必定是场血战,人是肯定要死的,而且应该不少.然后在看蔡丞相(不知道他的字怎么读),以他历史上对董卓的态度,估计是不会走得,还有挂的危险,弄不好他一系中也有这么几个,蔡系收到重创.李玮因为是北疆系出生可能会因此坐上丞相,但要看他在事件中的态度,最好的结果是北疆文武两系控制朝廷.长公主,黄巾系打出不让内宫****的旗号,估计的交出权利,但是天子没有成年之前,还是长公主代政,所以长公主旗帜不能倒,长公主没了势力,但还可以影响天子,黄巾系估计日子不好过,天子,老实说天子是被骗得,自此天子和他姑姑有了隔阂,长大了,不狠张燕才怪.张燕,他是领头的人,而他又不想做丞相,怎么办?兵谏者如果不想上位下场可能都不好,谁还敢用他?看看西安事变的结果就有参照了.豹子,虽说受益的是豹子,但是兵谏和造反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而且这很有黄袍加身的味道,他怎么办?怎么处理和各个派系尤其是收到损害的派系的关系,非常头痛.总之,朝廷重新洗牌,该死的不该死应是不少,朝廷如战场,成王败寇,但是派系之间又不像战场上生死之敌,对于失势者,不经有无尽的悲凉把,所以说是长河落日.

    自觉才疏,大胆妄猜,抛砖引玉把

    好不好看书友的分析:

    《猛子请说清楚权术与政治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最近一直在慢慢浏览书评区的帖子,中间自己也有过几个不痛不痒的评论,当然,就我而言头脑还是比较清醒,从来不参合那些“写得怎样怎样,应该怎样怎样”的评论的,因为既然自己写不出来好看的文字与情结,就不要去妄想作者成为你的代笔或代言,我们所有的人从本质上讲都是“无聊的看客”罢了,看客就要遵守看客的规则。

    然而今天为什么又要写这么一个东西呢,其实主要还是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网络文学是不是也应该有分级制度?”中的一个纯学术问题:“政治体小说中正确的政治观念”里面的一个小小问题:“如何区分权术与政治的概念”。谈问题不能遮遮掩掩,因此在这里,我想质问猛子:《大汉帝国风云录》究竟给读者灌输的是权术观念还是政治观念?

    《大汉》到现在基本分为四个阶段:猛子的发家;何进、董卓与士人集团的政权争夺;北疆、袁绍及相关集团的崛起以及相互的军事争夺;后洛阳时代的政权争夺。从猛子的行文及书评的反映来看,《大汉》在客观上来讲,已经是一个“在汉末虚拟历史背景下的军事、政治小说”。既然书评区一致认为《大汉》是一本严肃的军政体小说,那么,俗话说“文以载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猛子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首先我们来看《大汉》中各方政治纲领,一个政权,最基本的应该就是这个东西了。所谓的政治纲领,通俗来讲就是一个政权领导下的社会要往什么地方去?什么是这个政权领导下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在经过猛子数百万“经学辩论、资料收集、会议记录”之后,猛子给我们描述了这个集团怎么样的目标与纲领呢?没有,至少目前北疆集团既无法描述一个合理的政治结构也无法描述一个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其他集团呢?也没有。除了表述了集团间和集团内部赤裸裸的权术与杀戮,还剩下什么?

    小说可以探讨不同的路线,也许这种路线显得荒谬与不可思议,但是不能不负责任地灌输错误的学术概念与方法。作为大家追捧的严肃历史小说的《大汉》,猛子要说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