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的说,它们是法制,而不是法治。但是长公主追求的可是能够限制皇权的法啊,这可是已经初步具有了现代社会的治国理念了,这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啊。
必须承认,这位殿下对于制约皇权有着深刻的理解,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较之门阀士人她是真的抓到了问题的核心。
门阀士人要用相权制约皇权,这思维和做法还停留在帝王制和人治的基础上,但他们的理想是要达到“将天子置于大汉律法之下”,这君主立宪可是民主政体,要求的是法治!就这理想完全高于实际的情况他们能改制成功吗?那么,更加天才的长公主她能成功吗?“大汉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乃至天子、朝廷百官都要在律法之下遵照律条行事。”她这理想能实现吗?
翻翻书就能看到,咱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法和源于西方的现代法治理念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西方法治思想里面的法律指的是啥?那法律得是全体民众的意思,是全体民众自由意志相互妥协的结果,代表人类的正义、良知和文明。简单来说一句话“要法治,先决条件是平等”。
就长公主这出身,她能认为法老大,皇帝老二,这就已经够匪夷所思了,她还能接受人人平等的概念吗?这要真行的话,李玮同志岂不要活活笑死才能表达出对于自己理想实现而带来的喜悦?
长公主的理想终究只能是理想,她只要再深入一步就会清楚的知道这完全不可行。
长公主要法治不要人治,因为她看清楚了人心的丑恶,世人有几个没有私心的?她不再相信什么人之出性本善的鬼话。正是这种观点影响了她对于豹子的信任。
长公主爱恋大将军,这不容置疑,朝廷上下基本上已经人尽皆知了。但是看一看,十多年来豹子一直征战天下而长公主留守朝堂,这两个人有几天是一起渡过的?这种深刻的感情不是日久天长慢慢衍生出来的,而是源于崇拜,起于少女天性中对于英雄的憧憬。而崇拜,是距离理解最远的一种感情。
长公主已经三十岁了,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年纪的女人已经可以作祖母了,她怎么可能还会象小姑娘时候那样单纯,怎么可能毫无理由的信任豹子?“大将军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将来如果变成权臣怎么办?”长公主不理解豹子,这姑娘都已经支持人性本恶了她还能相信这世界上居然真的会有永恒不变的忠诚?“我这一辈子注定孤苦到老,如果大汉也亡了,那我就真的一无所有了。要保证大汉中兴,最现实也是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牢牢抓住权利!”对于长公主来说,她现在能够真正抓在手里,让她感到稍微踏实的,也只剩下这个了。
大将军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除了他这条命还没全搭上还剩下半条,他的一切都已经双手奉上。还要怎样来证明他的忠诚,难不成真要死在长公主面前才能博取这位殿下的信任?可现在这个情况,他连死都死不得,他死了,长公主还有谁来保护?
他爷爷的这姑娘咋就这么不知道好歹呢!大人写到这份上,但凡心疼豹子的都得这么感慨的来一句。
在李玮的设计下,豹子身在局中,但他没有坐以待毙,他敏锐判断出要有长公主的信任才能走出困境,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这位兵法大家的反应非常迅速,他这回剑走偏锋“当殿下发现朝堂上的所有势力都对她有深切威胁的时候,她就有可能回到我的身边来。”
李玮啊,你如此不遗余力的破和长公主对我的信任,那么,如果殿下同样不信认你呢?豹子在努力自救的同时反戈一击。这是他的兄弟啊,跟他同生共死二十年的兄弟,李玮一直要救他,他又何尝放弃过救李玮的念头?“你不放弃你的理想,你一定要走到我的对立面去,你堵上性命让我走到你那边去,但是,殿下的信任是你这一局的最终目标却也同时是最大的变数,如果你控制不了殿下,那么情形就不会糟到一定要我杀你的程度。”
===
汉末分三国,英雄辈出风起云涌,这一段历史实在太波澜壮阔,多少三国迷将胸中热血诉诸于笔下,纷纷化身历史人物加入其中。
大汉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当之无愧被看作一股清流,很大的原因在于大人不仅仅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大将军,而且在主线人物身上耗费了足够的笔墨,这些人物同样让人感动。要制约皇权的门阀士人,要推dao皇权的寒门士子,这些人都是因为理想而战,不同理念的碰撞引发了争端。我们看到这些人为了权势争斗的你死我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都舍弃了身为人类最基本的感情,阴谋背叛简直信手拈来,但这些人一直都没有动摇自己的理念,他们很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争斗。当然,空想家在咱东方历史上还是凤毛麟角,这些人的理想,起点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这个群体得到最大的利益。
“实现自己的理念就等于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而且还能惠及天下百姓,这事当然要干到底!而这事要成功就必须要拿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