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他们,尊重他们,在他眼里,这些士人眼中的“暴民”是天下百姓的代表,黄巾武人的利益其实就是天下百姓的利益,他们的目的最单纯“活下去”。
我选择的道路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我在这条路上走岔了怎么办?到底谁能下这个判断?天下百姓,只有这天下的百姓才真正有资格,所谓的大汉中兴说穿了就是让这天下安定,让百姓吃饱传暖,而守卫皇权扶持天子,是他采取的手段,选择的道路。
执扭的要将超越时代的理想变为现实,必将付出无数的鲜血与惨痛的代价。
老一辈的门阀士人在临死之前抛开了自己这个阶层的私利,这让他们站在客观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理念,这些可敬的老人意识到“相权限制皇权”并不是完善的理念,他们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统治者,却用信任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这个阶层,这本身就不公平,人类的私欲啊,这个根基上的缺陷注定他们的理想终究只能是理想。怎么办?如何补救?在门阀士人的努力下,皇权已经折了腰,再不复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这个时候要怎么办才能重建皇权的威仪?“武人入朝,武人必须要入朝守卫皇权。”这认知想必让他们懊悔不已吧,当年的黄甫嵩老大人,曾经为此百般劝说,但大家的反应是什么?“武人毕竟是武人,头脑太简单了!根本理解不了士人的梦想!”大家被私欲蒙蔽了双眼,一边鄙夷武人简单的头脑,一边沾沾自喜将创下万世和平的时候,可曾想到会有将武人当作救世主力挽狂澜的一天。
时至今日,大汉百姓还剩下多少?到底还要再死多少人,才能让士人放弃他们那祸乱天下的理想?到底还要流多少血,才能让士人抛却那一点点私利?
大将军站在血海中痛心疾首,他不要这天下再这样乱下去,他不要百姓再易子而食,他一直试图用自己的无私唤回士人的良知,但结果是什么?他愤怒,简直怒不可遏,他已经忍不住要挥刀砍人了。
大人笔下的大将军是神,是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化身,他能够跨越千年本来就是一个神话,那么,他也许可以为这乱世带来奇迹,他这一股清流也许真的能够荡涤人性的私欲,让人与人之间多几分信任,多几分理解,让这乱世纷争不复存在。
===
太阳已经黯淡了光彩,天空被血色浸染出缺口,
亡者的叹息逆转了时间的轮盘,有人从虚空中走来。
单纯,澄澈,耀眼,那人是以太阳碎片铸就而成。
无数生灵在挣扎,苦苦追寻着一丝生机,悲凉的哀鸣犹如号角一般响起。
他倾听呼唤,跟随指引,义无反顾投入血火,陷入凡人的苦难,
愿以雄壮的身躯为众生劈出一条生路,愿以炽热的血液让太阳重新焕发出金色的光彩,愿以不灭的精魄填上苍天的裂缝,
我要还这世间一片清平,我要众生重新沐于阳光。
这是带来温暖的慈悲圣者,这是立誓补天的英雄。
咱中国几千年来都停留在帝王制也就是人治的治国理念上,也就是说,所谓的相权制约皇权之类的顶了天也不过是相对制衡,他不是彻底制约,皇权肯定居于统治地位。
那么真正能够彻底制约皇权的到底是啥玩意儿到底有没有?有,当然有,这东西是“民心”。
这种制约非常特别,因为你正常情况下根本看不到,但他非常极端,一旦成功了就是个彻底推dao然后重新建立的模式,根本不存在啥温和妥协。
所以咱中国老百姓苦啊,要过好日子就得盼逢着个好皇帝,等到碰上了失道程度令人发指的昏君,忍无可忍实在活不下了就开始盼望能出现个“圣王”来改朝换代,说到底还是将希望都寄托在统治者身上。
而“圣王”这称呼到底是个形容词,老百姓要求很低,但凡比那个被推翻的皇帝贤明了就有可能被冠以这种称号,所谓的“圣王”说到底是人类啊,最后能为王者的人有可能是没有私欲纯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战斗的?可以说,有那个决心走上改朝换代争霸之路的就不可能是单纯要为了天下生灵争那一丝生机,说到底是为了自己而战,“反正我成功了就能惠及天下百姓”,大家都是以泽被苍生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根本目的。
在大人笔下除了大将军李弘,还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欲的圣人,那人就是黄巾军眼中的神,大贤良师张角。
在华陀老先生眼里,豹子和张角一样无私,眼中看到众生悲苦,心中充满了对百姓的怜悯,这俩人纯都是为了给百姓争条活路而扬起了血腥的屠刀。
但张角这个圣人实在太有学问太有追求了,他不是要推dao皇权取而代之而是要让人类走向平等,他居然要彻底结束帝王制然后建立民主政体。
这个光辉灿烂的理念实在太超越时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