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国史
历史年表:
始为上虞尉、典农都尉,以文学入为秘府郎,迁中书丞。
孙皓即位,封徐陵亭侯。
宝鼎二年,皓更营新宫,制度弘广,饰以珠玉,所费甚多。是时盛夏兴工,农守并废,覈上疏谏,书奏,皓不纳。
后迁东观令,领右国史,覈上疏辞让.时仓廪无储,世俗滋侈,覈上疏.皓以覈年老,敕令草表,覈不敢。又敕作草文,停立待之。
天册元年以微谴免,数岁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覈前后陈便宜,及贡荐良能,解释罪过,书百馀上,皆有补益.②华覈文赋之才,有过於曜,而典诰不及也。予观覈数献良规,期於自尽,庶几忠臣矣。然处无妄之世而有名位,强死其理,得免为幸耳.
人物之韦曜(本名昭)
字:弘嗣
籍贯:吴郡云阳
官职:左国史
家庭成员:子:韦隆
历史年表:
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除西安令,还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
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
和废后,为黄门侍郎。
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华覈、薛莹等皆与参同。
孙休践阼,为中书郎、博士祭酒。
孙皓即位,封高陵亭侯,迁中书仆射,职省,为侍中,常领左国史。时所在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箧中物耳。”又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曜益忧惧,自陈衰老,求去侍、史二官,乞欲成所造书,以从业别有别付,皓终不听。时有疾病,医药监护,持之愈急。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於宠衰,更见偪强,辄以为罪。又於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摘私短以为欢。时有愆过,或误犯皓讳,辄见收缚,至於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但示难问经义言论而已。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嫌忿,收曜付狱,是岁凤皇二年也。
华覈连上疏救曜,皓不许,遂诛曜,徙其家零陵。
历史评价:
陈寿:曜处无妄之世而有名位,强死其理,得免为幸耳.
人物之留赞
字:正明
籍贯;会稽长山
官职:左护军
家庭成员:子:留略、留平
人物传记:
少为郡吏,与黄巾贼帅吴桓战,手斩得桓。赞一足被创,遂屈不伸。然性烈,好读兵书及三史,每览古良将战攻之势,辄对书独叹,因呼诸近亲谓曰:“今天下扰乱,英豪并起,历观前世,富贵非有常人,而我屈躄在闾巷之间,存亡无以异。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申,几复见用,死则已矣。”亲戚皆难之。有间,赞乃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气绝良久。家人惊怖,亦以既尔,遂引申其足。足申创愈,以得蹉步。凌统闻之,请与相见,甚奇之,乃表荐赞,遂被试用。累有战功,稍迁屯骑校尉。时事得失,每常规谏,好直言不阿旨,权以此惮之。诸葛恪征东兴,赞为前部,合战先陷陈,大败魏师,迁左将军。孙峻征淮南,授赞节,拜左护军。未至寿春,道路病发,峻令赞将车重先还。魏将蒋班以步骑四千追赞。赞病困,不能整陈,知必败,乃解曲盖印绶付弟子以归,曰:“吾自为将,破敌搴旗,未尝负败。今病困兵羸,众寡不敌,汝速去矣,俱死无益於国,適所以快敌耳。”弟子不肯受,拔刀欲斫之,乃去。初,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乃进战,战无不克。及败,叹曰:“吾战有常术,今病困若此,固命也!”遂被害,时年七十三,众庶痛惜焉。
人物之聂友
字:文悌
籍贯:豫章
官职:丹杨太守
人物传记:
友有脣吻,少为县吏。虞翻徙交州,县令使友送之,翻与语而奇焉,为书与豫章太守谢斐,令以为功曹。郡时见有功曹,斐见之,问曰:“县吏聂友,可堪何职?”对曰:“此人县间小吏耳,犹可堪曹佐。”斐曰:“论者以为宜作功曹,君其避之。”乃用为功曹。使至都,诸葛恪友之。时论谓顾子嘿、子直,其间无所复容,恪欲以友居其间,由是知名。后为将,讨儋耳,还拜丹杨太守,年三十三卒。
人物之范慎
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