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三国人物介绍-魏(上)(24/25)

  某某史书:①攸忠正密谋,抚宁内外,多谋善断。②攸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洱挪,谋能立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也。

    人物之贾诩

    字:文和

    时间:147——223(寿77)

    籍贯:凉州  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官职:太尉

    谥号:肃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贾穆

    历史年表:

    [189年],董卓侵入洛阳,开始控制中央政权。贾诩以太尉属官的身份成为平津都尉,后来升为讨虏校尉。当时董卓的女婿牛辅屯兵于陕,贾诩就在牛辅军中。

    [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等人谋杀。不久,牛辅也在逃窜中被部下所杀,众人恐惧。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无所依靠,便遣使去长安请求赦免。王允为人刚直,竟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部队,逃回乡里。贾诩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说:“听说长安传闻要杀尽西凉人,要是你们弃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就可以在朝廷的名义下征讨全国,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这个计划被众人采纳。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袭击长安,等到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人。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而不能攻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事成后,贾诩被任命为左冯翊。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惧怕他。不久,贾诩的母亲去世,贾诩辞掉官职,后来又被拜为光禄大夫。

    [195年],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争斗起来,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不久,李、郭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开始交兵,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后来,李、郭二人讲和,放出被劫持的献帝和朝臣,对此贾诩作出了很大努力,之后贾诩便上还官印。当时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对贾诩说:“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率子孙前来迎接。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198年],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贾诩解释说:“这很容易明白。将军虽擅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曹操一定亲自断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大为佩服。

    [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其抓捕,准备以大逆之罪将其处死,并令满宠进行审问。因杨彪为当时名士,又是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