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三国人物介绍-蜀(下)(2/20)

等经槎山信道,昼夜兼行,继魏延之后回军。魏延先据南谷口,遣兵逆击杨仪等人,杨仪便令何(王)平在前抵御魏延。魏延士众均知错在魏延,不为其所用命,尽皆散走。魏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走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斩之,得其首级,杨仪起自踏之,喝道:「庸奴!复能作恶否?」更夷其三族。

    杨仪自以为功勋至大,应当代诸葛亮秉持朝政,便唤都尉赵正以周易卜其事,谁知卦得家人(巽上离下,主平安无事),杨仪默然不悦。而诸葛亮平生密指,以杨仪其人性格狷狭,因此意在蒋琬,蒋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回都,拜为中军师,并无实际统领,但止从容无事而已。

    初时,杨仪为刘备尚书,蒋琬则为尚书郎,后来虽同为丞相参军长史,然而杨仪每次从行,都负责处理军中的劳事剧务,又自以年宦先于蒋琬,才能亦过于蒋琬,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当时人们畏其言语不节制,莫敢相从,惟有后军师费祎前往加以慰省。杨仪常对费祎诉恨,前后云云数遍,又向费祎道:「往者丞相亡没之际,我若举军以降魏,处世会当落得如此境地吗!这实在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乃密表其言于上。

    【公元235年】蜀后主建兴十三年

    春正月,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历史评价:

    陈寿:①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②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

    杨戏: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

    孙权:杨仪,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人物之刘琰

    字:威硕

    籍贯:鲁国

    官职:车骑将军

    家庭成员:妻:胡氏

    历史年表:

    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

    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

    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

    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

    y建兴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历史评价:

    陈寿:①琰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②刘琰旧仕,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战

    刘琰(自己评价自己):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

    人物之霍峻

    字:仲邈

    时间:177——217

    籍贯:荆州  南郡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市)

    官职:梓潼太守  裨将军

    家庭成员:兄:霍笃  子:霍戈

    历史年表:

    [东汉献帝初平——建安年间]公元193年—207年

    霍峻的哥哥霍笃曾在乡里召集了数百人充当部曲,霍笃死后,荆州牧刘表让霍峻统领这支部队。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刘表病死,霍峻率领原有部队投奔刘备,刘备任命其为中郎将。

    [东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刘备从葭萌南返开始袭击刘璋,留霍峻孤军镇守葭萌城。

    张鲁派遣部下杨帛诱降霍峻,要求共同守城,霍峻回答:“你们可以得到我的头,但是你们得不到这座城!”于是杨帛只好退回。

    刘璋派遣将领扶禁、向存率领一万多兵众,由阆水而上,围攻霍峻。霍峻带领城中仅有的数百士兵顽强抵抗,扶禁、向存围攻一年多也没有成功。霍峻乘敌人松懈之机选派精锐部队发动袭击,于是大败敌军,并当场砍下向存的头颅。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