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节(4/6)

郡县。十月底,袁术的大军驻扎于沛国相城、下邳郡的下邳城一线,和曹操、刘备的大军遥相对峙。

    正当中原战局发生逆转的同时,河内战场也出现了意料不到的变化。张辽率军杀到怀城后,四处查看了一遍地形,然后命令大军佯攻城池,同时组织十万民夫日夜编制草袋、填装泥土。

    在沁水河上游以装满泥土的草袋填河,截断水流。两千北疆铁骑在张辽的指挥下,渡过沁水河,四处出没,把怀城五十里范围内的百姓全部赶到了济水附近的平皋城一带。

    十一月上,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张辽下令决提淹城。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中原雨水充足,河水暴涨,奔腾而下的大水气势汹涌,以摧枯拉朽之势一泄而下。

    从沁水河到黄河之间的五十里范围内,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汪洋。张辽此计非常狠毒,这一场大水,不但淹没了怀城,冲毁了驰道和房屋,也把黄河北岸距离怀城最近的几处渡口,包括平皋津、广武津、敖仓津全部淹没。

    此时率领援军赶到敖仓的袁忠、夏昭望着对岸的水泽,一筹莫展,没有任何办法。

    怀城内的郭图、韩浩、韩琼、陶升率领一万大军拒不投降。当官的不愿投降,并不代表他们的手下也不愿投降。

    五天后,在救援无望的情况下,一个原是黑山黄巾军首领的军司马下令打开了城门,把北疆军放进了城内。

    陶升率军死战,被乱刀砍死。韩浩力竭被擒。韩琼、郭图、吴徵等拚死杀出重围,趁乱逃进了泥泞的荒野。

    驻守平皋城的朱灵最近一直派人在洪区搜寻,斥候们发现了郭图等人后,急忙保护他们逃到了平皋城。

    怀城丢失,河内也就等于丢掉了。然而,更大的噩耗随即传来。司马懿率领五百铁骑在崇山峻岭间出没无常,这一天竟然趁着黑夜,奔袭一百里杀到了河阳城附近,把屯积在河阳城附近的粮草烧了个一干二净。

    司马懿还不过瘾,又趁乱把河阳津渡口上的几百条船也一起烧了。郭图当机立断,把所有兵力集中到平皋、温县和河阳三座城池。

    这三座城池都在黄河北岸,是通往洛阳的三条必经之道。只要守住了这三座城池,洛阳暂时还没有直接面对北疆军的威胁。

    消息传到洛阳的时候,袁绍正在为中原战场和关中战场的不利局面焦头烂额,突闻此讯,袁绍再也承受不住,一病不起。

    十一月初,韩遂、马超不顾严冬将至,集结了一万五千铁骑,疯狂杀进关中。

    袁谭率军在陈仓阻击,段煨、审配率军驻守长安。所有人都认为只要坚守到冬天的第一场大雪,这场战斗就算结束了。

    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这紧要关头,槐里城被庞德攻克了。当时庞德正率军在安陵、长陵附近出没,接到韩遂的书信后,他即刻奔袭槐里城。

    槐里城中有很多马腾的旧部,他们虽然投降了袁谭,但西疆人的身体里流淌的是忠诚的血液,他们知道马超要杀回来,他们等待着爆发的机会。

    当庞德的大军杀到城下后,马腾的旧部在城内展开了血腥搏杀。他们几乎死伤一尽,但他们打开了城门。

    庞德兵不血刃,攻占了槐里城,切断了袁谭的退路。袁谭无奈之下,弃守陈仓,返回长安城固守。

    十一月中,韩遂、庞德、马超合兵一处,以两万铁骑的庞大兵力直杀长安城。

    袁谭连续向洛阳求援,但关西的淳于琼被北疆军拖住了,无力支援。黄河河面上,北疆军的战船一字排开,船上的将士盔甲鲜明,五彩缤纷的战旗迎风招展,气势惊人。

    淳于琼虽然知道对方的目地纯粹是为了牵制关西的兵力,但他却一动不敢动。

    他和对面的杨凤、华雄、张白骑等人打了数年的仗,彼此都很了解。只要给他们机会,这些人立即就会杀过来,佯攻随时都会变成血淋淋的猛烈攻击。

    关西兵力无法抽调,南阳的兵力要防备正在返回襄阳的荆州军,而豫州军各部面对恶劣的中原局势,更是高度戒备,准备随时投入进攻。

    袁绍长吁短叹,彷徨无计。沮授、田丰、辛评、荀正、陈琳等人日夜商议对策,然后到袁绍的病榻前,向他禀报商议的结果。

    河内战局已经基本结束,北疆军连续两个月的攻击,已经到了极限,无法再有进展。

    而且冬天已至,黄河很快就要封冻。依靠黄河天险,在整个冬天里,北疆军都无法威胁洛阳。

    因此,河内战场已经不再需要援军。郭图、韩琼、朱灵等人只要守住平皋、温县和河阳三城,把战线固定在济水河一线即可。

    待到明年黄河解冻,我们再集结大军展开反攻。屯兵于敖仓的袁忠、夏昭,此时应该率军南下,威胁兖州,逼迫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