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便利店

突厥烟云 276 越被弹劾官位越高(1/2)

    因为这文书,刚好是州刺史给唐平请功的。

    上面详细写明了现在益州因为唐平,多了多少作坊工坊,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

    产业规模有多大,预期税收能达到多少。

    在唐平的影响下,现在大唐这种官方公文比之过去文绉绉的那种一大篇废话来说,要简洁了不少。

    一些有数据的甚至上面会附上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表格,让看的人一目了然。

    要知道益州一地的税收多少,可是直接影响到了益州刺史的政绩。

    这次唐平去了一趟益州,让益州新增如此之多的产业,预期税收在一年内就能提高一倍,三年内能够提高两倍。

    毕竟过去益州的税收基本还是只靠农税,现在唐平和益州商人合作的那些新产业,以及现在的益州盐业都是要交税的了,所以这税收一下就大涨了。

    一道之地,一年之内税收翻一倍,三年之内税收翻两倍,这可是前所未有过的。

    可以说这位益州州刺史凭这份政绩,几年以后就可能闻着宰相的味道了。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他当然要投桃报李,为唐平请功。

    只是今天恰巧在这个时候送到了长安。

    后面还附了好几张益州当地盐商的「感谢信」。

    嗯,这个时候还叫陈情表,不过意思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反正通篇就是感谢唐平,因为唐平,现在大家不但赚的更多了,也给了更多百姓工作的机会,现在蜀地上下都念着他的好呢!

    在古代,历代皇朝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的,那个时代,有土地才有饭吃。

    而这种现象还无法避免,现在大唐初立,长安等中央地区还好,土地兼并问题并不严重。

    但是在益州这种算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土地兼并已经开始,或者说是从未停止过。

    失地的百姓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动荡,唐平新开的工坊作坊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也是益州刺史感谢唐平的地方,反正一句话,唐平被益州的官员还有商人夸出了花儿。

    这个时候若是黎御使还揪着不放,那么就

    有些太没有眼力见了。

    他虽然追求那种忠直的风骨,但是也不是真是傻子。

    除非现在他能拿出证据来证明这益州刺史的文书通篇都是假话。

    但是本来他就是风闻奏事,哪里有什么证据?现在既然有了证据证明唐平所作所为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他的弹劾,自然就没有用了。

    「如何,黎御使,现在可还要弹劾平国公?」

    「益州之事,是下官失察,但是平舆县一事,不知道平国公有何解释?」

    黎御使听见李世民问话,还是有些不死心的说道。

    「没有解释!」唐平冷着一张脸说道,没完了是吧,这一路回来可不轻松,还说早点带人回家休息呢。

    结果就跑出来一个人在这里拦了自己这么久,自然是没有好脸色了。

    「你……」黎御使还要说话,被他前面的魏征瞪了一眼。

    「平舆县之事,涉及的一些东西你不知道,所以就不要再提了!」

    魏征看着黎御使说道,这也不是假话,而是因为背后有东越人在搞鬼。

    但是这种两国之间暗地里的一些小动作,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当着百姓的面说出来的。

    黎御使的级别不够,不知道这幕后还和东越人有关系,但是魏征作为御史台的老大可是知道的。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要站出来了。

    黎御使被魏征盯着,只能无奈点头。

    「是!」

    当然因为他是当着这么多百姓弹劾唐平,自然要给百姓解释一下,于是便有小黄门高声宣读了益州刺史给唐平请功的文书,把唐平在益州所作所为都宣扬了一番。

    在场的百姓都竖起了大拇指,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毕竟在他们看来唐平是从长安出去的,自然就是他们长安的人,现在唐平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们自然也有面子。

    特别是以后遇见蜀地之人,说起我们长安的平国公,那不更是脸上有光吗?

    「好!」李世民这个时候大笑起来:「平国公此番大功,不知道你有什么想要的?」

    「回陛下,臣就想回去睡觉!」

    「噗呲……」

    听见唐平的回答,不少朝臣都忍不住笑了出来,不过熟悉唐平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