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争(五)(2/3)

止,还是比较严肃的,可不敢随便开玩笑,也就没有张斐的亲和力。

    等到张斐来到庭上,大家立刻起身,这都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应。

    “诸位请坐。”

    张斐伸手示意了下,然后与他们一同坐下,稍作整理后,张斐拿起久违的木槌重重一敲,朗声道:“今日本庭要审理的是,河中府二十八乡控诉府衙和转运司擅弄职权,非法赋敛,聚敛财富。

    但由于此案关乎到河中府的百姓,本庭长仔细斟酌之后,认为也应该给予百姓一席之地,故此本庭长决定从门外的观众中,挑选出十五男五女作为助审团,加入到审理当中来。”

    “我来!”

    “选我!”

    “张庭长,选我。”

    门外观众们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就没有一个怯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张斐坐在上面的。

    早就门口等候的马小义,嚷嚷道:“别挤!别挤!谁要再挤,我就偏不选他。”

    当即无人敢动。

    马小义当即跳上边上的长椅,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半响,手在人群中点着,不一会儿,就选出十五男,五女出来。

    范镇、李敏、苏辙纷纷注视着这二十人。

    这一看打扮,又是各种职业组合,屠夫、书生、货郎、农夫、木匠、以及这手里还提着菜,肩膀上还搭着抹布的大娘们。

    真是相当随意。

    门前站着一个老夫子便质疑:“张庭长,你这选得全都是市井之民,他又怎懂得大道理,你应该选一些读书人进去。”

    第一回挑选助审团,门口确实没几个读书人,但这回不一样,门前站着许多乡绅,但一个也没有选到,这令他们乡绅感到很没面子啊!

    张斐瞧了那人一眼,笑道:“尊者未见,这读书人不全坐在里面的吗?”

    说着,他指了指范镇、苏辙等人。

    那老者顿时尴尬不语。

    等到那二十人入座后,张斐又向他们道:“今儿可能要耽误大家一些时辰,非常抱歉,不过在审完之后,我们皇庭将会每人给予两百钱,当做出庭费用。”

    还有钱拿?

    一个大娘激动拍着大腿,咧开嘴笑道:“张庭长哪用得着抱歉,是我们该感谢张庭长。”

    “不谢!这是应该的。”

    张斐又道:“但是在这审问期间,如果我没有问你们话,你们切不可大声说话,知道吗?”

    “省得!省得!俺不说,俺不说。”

    “很好!”

    张斐又拿起木槌轻轻一敲,“正式开庭,先由二十八乡的雇佣珥笔范先生发问。”

    毕竟年纪和地位摆在这里,他还不太好直呼范珥笔。

    范镇缓缓站起身来,拱手一礼,又道:“张庭长,老.我想请转运使元绛出庭作证。”

    张斐点点头,立刻传转运使元绛出庭。

    过得片刻,元绛来到庭上。

    虽然谈不上知己老友,但也算是共事过,二人简单寒暄一两句,范镇便开始发问。

    “元学士,根据我们所查,关于那道针对宗法规定利息的禁令,虽然是以官府的名义下达的,但却是在你们转运司的强烈建议下,不知是否?”

    元绛点点头道:“是的。”

    范镇又问道:“敢问元学士入仕至今已有多少年?”

    元绛想了想,道:“四十年左右。”

    范镇道:“听闻元学士曾辗转多地担任判官、知县、知府,不知是否?”

    元绛点点头。

    范镇又问道:“不知在这期间元学士可有明文禁止过任何宗法,亦或者建议他人禁止任何宗法?”

    元绛不禁有些迟疑。

    张斐小声道:“看不出这老头挺厉害的。”

    蔡京回过头来,小声道:“学生打听过了,这范学士因触怒王学士,又被调往检察院待了一个多月。”

    “一个月,那也很厉害了。”张斐点点头道。

    许芷倩小声道:“范学士当年可是进士第一名入仕,当然厉害。”

    张斐释然道:“原来是状元。”

    那边元绛犹豫半响,摇头道:“没有。”

    范镇微微一笑,道:“本人与元学士一样,之前为官数差不多四十年,也是从未见到官府明令禁止宗法之事,甚至都很少去过问,毕竟这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故此范某非常好奇,不知元学士是出于何种原因,要去禁止这条宗法?”

    元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